古代时期“边防大患”的蒙古在清朝时期比较安定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蒙古本身并不是铁板一块,这个应该分开来说!

在元朝时期就因为内斗被朱元璋推翻,后来蒙古就处于不断的分裂,在明朝中期的时候分裂成瓦刺和鞑坦两大部落,到明朝末年的时候进一步分裂成更多的部落,包括维拉特诸部、喀尔喀、科尔沁等部。

所以,到明末清初的时候蒙古只能是一个泛称,并不是一个整体。

满清一体的民族政策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为了共同反对明朝的统治和蒙古一直积极联系,保持良好的民族政策。

到皇太极时期的更是采取满蒙和亲的政策,皇太极的五大妃,全是蒙古人,从中可以看出满蒙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皇太极在编制八旗的时候,还将蒙古八旗编入其中,满洲的统治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满族,而是采用军民一体的八旗制度,只要进入八旗就是统治阶级,所以,满洲中,归入八旗的蒙古也是统治阶级。

在英法联军侵华时,僧格林沁领导的清朝最后的八旗骑兵就是蒙古骑兵。

而皇太极在1636年建立清国,除了是皇帝之外,也是大汗,皇太极即使满洲的皇帝,也是蒙古的大汗。

清朝和准噶尔的百年战争

然而,这只是蒙古东部和清朝走的比较近的部落,在清军入关一统中原的过程中,蒙古在西面形成了准噶尔、喀尔喀等两大部落,他们和清朝之间,保持中立的关系。

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后,收服了喀尔喀蒙古与准噶尔汗国形成对峙,在清朝的记录当中,将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通常评价为平定准噶尔,是以内乱的形势定义的,因为在清朝的统治者看来,自己已经是蒙古的大汗,而准噶尔只是蒙古的一个分部。

其实,准噶尔汗国当时已经是独立存在的关系了,其首领葛尔丹带领准噶尔迅速走向强大,当时东方三大帝,葛尔丹、康熙、彼得大帝并称,说明人家根本就不虚清朝。

当时康熙也希望采取传统的满蒙政策对待准噶尔,并且不用准噶尔朝贡,但是,噶尔丹根本不为所动,甚至还有向喀尔喀进行活动,而当时喀尔喀部已经被收服,如果准噶尔夺下喀尔喀,那么,北京就暴露在准噶尔的骑兵打击范围之内。

于是康熙两次亲征准噶尔,后来准噶尔部发生叛乱,康熙趁机打败准噶尔,但是准噶尔并没有被灭,一直持续到乾隆年间,才彻底打败准噶尔。

清朝的蒙古的战争才算彻底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6
清朝时,涌入了一些新的思想,部分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闭关锁国的坏处,清朝皇帝比较重外交,与当时的蒙古国关系比较融洽。
第2个回答  2020-07-26
因为清朝为了分化蒙古族,并严格控制上层统治阶级,实行了盟旗制度。 并且为了解决各旗之间矛盾,举行各种蒙古传统的活动,交流感情。
第3个回答  2020-07-26
因为蒙古和满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了皇太极时期,满族与蒙古族通婚,并将蒙古族编入了八旗的势力之下,但是蒙古的其他势力对清朝还是有威胁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