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由来

如题所述

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 其正面图案的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贰角”“壹角”字样。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7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