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意义上的内涵和外延与逻辑学上的内涵和外延有区别吗?

哲学意义上的内涵和外延与逻辑学上的内涵和外延有区别吗?

逻辑学是现代哲学的基础学科,更为基础是语言学。所以逻辑学的内涵与外延,属于哲学的内涵与外延,同样是语言学的内涵与外延。
逻辑是形而上的,所以,在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会对因果条件作限定,内涵与外延与语言学的内涵与外延相比有更加严密的限定范围。
例如法律,在司法实践中,指的是通过立法程序决议的规范性文件,内涵限定在立法机构颁布明文规定,而哲学上谈到的法律,则更具有普遍意义,扩展到了道德规范更为广泛的领域,比如包括天下之大不韪,民生民愿,民心所向,时代进步等等。
所以说,逻辑学上的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是对于事物因果的内涵与外延的概念的限定。而哲学上的内涵与外延就是语言学上的任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所以说哲学意义上的内涵与外延包括了逻辑学上的内涵与外延。
就好比,一个人有很多优点与缺点,但是有的人就只看重有钱与没有钱,不在乎人品。例如商业公司是功利单位,牟利的目的性很强,与公益单位有本质区别,虽然都是单位。追问

上学时候,曾经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知道的越多,反而觉得不知道的越多。如果把内涵看作是一个圆内接触面的话,那么,外延就是园外的接触面。这句话又错在哪儿呢?

追答

这句话是知识缺乏组织、认知肤浅的表现。知识有广度与深度之分,可以沿着联系的三象,具象、表象与抽象组织。具象随着人类探索宇宙无穷无尽,表象正确地表达具象,而抽象则呈现出收敛形态,所以会有其造诣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说法,换句话说,抽象的知识可以到达终极,也就是登峰造极的意思。哲学就是一门抽象学问,无论具体的知识怎们丰富,但是人类认知新事物,创造新事物的方法可以传承,并不会有人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法适应的情况出现。根本上,只要深刻地认知自我,知识结构的权重分配恰当,其他的知识有的时候显得无足轻重,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难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沙滩上的沙子很多,越广阔的海域,沙滩面积越大,沙子越多,但是没有必要去数清楚。真正的内涵相对地会收敛到与我们相关的活动上,例如在沙滩沐浴阳光,相对于海龟繁衍地更宽阔。世界是相对的,当我们懂得正确的表达所见所感,那么哲学上的内涵就只剩下我们自己的心灵,外延收敛于人向往的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1
哲学意义上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是从内涵与外延在辩证法角度的抽象与概括,上升到矛盾两面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以逻辑学上内涵与外延的理论支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