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什么会被认为肤浅?这是文学素养不够的体现吗?

如题所述

《论语》是一部以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日常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全面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可以看作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做一名道德高尚的“圣人”的工具书。

《论语》被归类为散文集,如果以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这部书的文学性确实比较差,语言直白,读不出有什么优美的语境,并且,全是一些说教性的、常识性话语,也不够吸引人。

一些读者之所以认为《论语》比较肤浅,并不是认为这部书的思想性不高,而是认为这部书的文学审美元素比较欠缺,文学性和艺术性不突出罢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我觉得是基于两大原因。


其一,语录体散文的特点,限制了《论语》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才利于此书的传播和流通

语录体散文因为记录的是当事人在日常生活里的语言和行为,文字语言是碎片式的,体现出短小简约的特点,既不讲究文采,也不重视文章的结构,一句话跟另一句话也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就像人们日常的说话一样,东拉西扯,全部采用口语来书写和记录,缺乏语义上内在的连贯性。

毕竟,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只有极少数贵族才有条件读书识字,绝大多数人没有文化,根本不识字,无法阅读书籍,必须采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播文化和思想,因此,语录体散文就应运而生,充当了传播文化和思想的功能。

为了顺应时代需求,让普通大众尽可能地学习和掌握文化,了解到更多的学识,语录体散文只能以白话式的口语写成,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句子朗读给普通大众听的时候,男女老少都可以听得懂,人们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这是语录体散文能在先秦时期能够广泛流行的根本原因。

其二,我国先秦时期,属于文学发展的婴儿时期,此时的文学,如同一名咿呀学语的婴儿,从形式内容再到意境,都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完善模式。

从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是诗歌,其雏形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比文字的产生更早,是人们在狩猎、采摘、作战等活动中,为了齐心协力而发出的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常常以几个字组成的短语的形式出现。

这种劳动号子因为具有给人们加油助威的作用,非常提升士气,所以,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代代流传下来。

后来,随着人们对音律的掌握,以及审美知识的增加,劳动号子逐渐发展成每行字数对等,有节奏感的诗歌。

散文的产生晚于诗歌,大约形成于先秦时期,最初是记录人们在日常谈话里谈到的有趣故事,记录者并发挥主观想象力给其润色、加工,最终形成了叙事散文。

语录体散文更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因为它完全是以记录人们的日常谈话为主,并含有训导、教化的作用,不像叙事散文那样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所以,读起来会觉得干巴巴的,缺乏文采和韵味。

不论是叙事散文还是语录体散文,在《论语》问世的战国时期,它们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文采、结构、意境和审美趣味,都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模式,一些读者感到《论语》读起来比较肤浅,文学性差,也就不足为其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3
我觉得论语并不肤浅啊,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一个体现,因为里面有很多大道理你自己如果不仔细思考的话,根本就看不明白。
第2个回答  2021-05-03
因为论语读起来像大白话,所以有的人就会觉得它很肤浅,这确实是文学素养不够的体现。
第3个回答  2021-05-03
我觉得是因为论语的道理其实都很简单,但是真正能做到,还是很考验一个人的素养的。
第4个回答  2021-05-03
是的,论语是古人圣贤智慧的提现,虽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但实际上深藏哲学和道理,文学水平不够的,还真无法领会期思想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