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是河北省主要的地方剧种它脱胎于清康熙年间流入河北的什么剧种

如题所述

(山陕梆子)剧种。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陕梆子流入河北的历史较久,在清代有关记载中,有的称秦腔、有的称乱弹、有的称西部,有时也叫弋阳梆子。其具体流入时间,据刘献廷之《广阳杂记》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

刘生于清顺治五年,逝于康熙三十四年(1648--1695年),所记是十七世纪末他在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见闻,证实此时京畿地区已有“秦声”或谓“乱弹”(即梆子腔)在流行。至乾隆时,秦腔愈益盛行,对昆曲已形成压倒之势。此后,“至嘉庆年,盛尚秦腔,尽系桑间濮上之音。”

(《都门纪略》词场序)以上所列,说明至迟康熙中叶京畿地区已有了秦腔,延至乾嘉一直有演出活动。



扩展资料:

山陕派

山陕派主要是由来自山陕的艺人形成的。光绪期间,有较多的山陕梆子艺人(山西人居多)先后拥入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这些艺人为了与直隶老派梆子演员合作演出,同时也是为了博得当地观众的欢迎,在登台献艺之前,必先经过短期的改弦更腔的改造,这种改造,当时谓之“治扭”。

 山陕艺人唱的这种经过"治扭"的梆子,自然与地道的直隶老派梆子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念白方面仍不免带有浓重的山陕韵味。尽管有些山陕派演员在念白中糅进了直隶语音,但总是不地道,当时人称这种直隶语音与山陕语音掺半的口白为"臭板子"。

也有少数山陕演员仍念"蒲白"(以山西蒲州语音为基础的韵白),坚持不改,并以此为正宗,这是山陕派在念白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唱腔方面,与直隶老派比较起来,板式结构与使用规范全都相同,唯情趣、韵味有差别,山陕派具有凄凉、悲壮、哀怨、酸楚的特点。除此,在表演方面,山陕派非常崇尚特技。

如翎子功、翅子功、发缕功、髯口功、椅子功、跻功等,都是山陕演员所擅长的,在这方面胜直隶老派一筹。十三旦(侯俊山)、十三红(孙培亭)、十二红(薛固久)、元元红(郭宝臣)、五月仙(商文武)、捞鱼鹳等山陕派代表人物,均长于此道。

山陕派与直隶老派的合作,酿成了光绪年间河北梆子与京剧争衡的局面,扩大了河北梆子的影响,推动了剧种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北梆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2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也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它脱胎于清代康熙年间即已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剧种。

经河北人民按照自己的语言音调、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进行改造后,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形成了河北梆子,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

历经五十余年,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衰落下来。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已濒临灭绝边缘。新中国建立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挽救,进入复兴时期。


扩展资料:

高亢、激越、慷慨、悲愤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使人有回肠荡气、痛快淋漓之感。其唱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或十字的整齐句。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腔和收束板等。

伴奏音乐有唢呐、弦乐曲牌近百支,锣鼓经百余首,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气氛和伴奏角色动作。唢呐曲牌多由昆曲、高腔转借而来;弦乐曲牌一部分继承于山陕梆子,一部分是以当地民歌小曲为基础经过戏剧化之后而形成的。

传统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为主,和以笛、三弦、笙、枣木梆;武场乐器与京剧完全相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