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人文环境差异

如题所述

1. 秦岭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而秦岭以南则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2. 秦岭-淮河线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以上。而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关中平原属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3摄氏度,无霜期2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以下。
3.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扬子陆块,而以北则属华北陆块。
4. 秦岭南坡平缓,北坡险峻,因是大断层,山势陡峭,形成千崖竞秀的壁立山峰。
5.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长江水系,以北则是黄河水系。
6. 秦岭北侧特别是渭河以北是著名黄土区,有较厚的黄土层,易遭受水力侵蚀,使河流含沙量高。而秦岭南侧风化壳较厚,风化物较粗,但该区为石质山区,河流推移质较多,造成汉江河流的含沙量低于渭河。
7.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多为岩石原地风化形成的风化壳,以北地区则以黄土状沉积物及沙质风积物为主。秦岭南北成土因子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
8. 秦岭以南的陕南是北亚热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是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代表性植被类型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9.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以小麦、杂粮作为粮食作物,以南则以水稻作为粮食作物。
10. 以北地区以面食为主,以南以米饭为主。
11. 秦岭-淮河以南水路运输占很大比重,交通不便,使交流受阻,方言较多。而以北地区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运输以陆路为主,交通联系方便,方言较少。
12.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建筑也有很大差异,以南聚落分散,房屋墙体较薄,私家园林建筑规模较小;以北聚落集中,房屋墙体较厚,有院落,皇家园林建筑以红黄为主色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