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文明小故事。

如题所述

1. 在一次问路时,牛皋在马路上大声询问一位老者:“哎,老头儿!爷问你,农场怎么走?”老者回答说:“往前走1500丈。”牛皋感到困惑,问为什么用“丈”而不用“里”。老者解释道:“我们这儿说丈不说里。”牛皋红着脸继续前行。不久后,岳飞也来到这里,礼貌地向老人请教:“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有礼,耐心地为他指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总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帮助。
2. 孔子的弟子曾子在一次侍坐时,孔子问他关于古圣贤王的高尚德行和精妙理论。曾子立刻站起来,走到席子外恭敬地回答:“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这里的“避席”是一种表示尊敬的礼仪,曾子通过这种行为展示了对老师的尊重和求知若渴的态度。
3.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求教。一次,他们拜访程颐时,恰逢程颐闭目养神。尽管外面下起了大雪,杨时和游酢却坚持侍立一旁等待。当程颐睁开眼睛时,发现他们仍在等待,雪已经有一尺多厚。这个故事传颂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4.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的人,是孔子的后代。孔融七岁时,正值祖父孔寅六十寿辰,家中宾客盈门。分梨时,孔融按照长幼顺序,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的梨,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父亲问他原因,孔融回答:“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是做人的道理。”这体现了孔融的谦逊和尊老爱幼的品质。
5. 霍克在担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并冲动地骂了老人。后来,霍克在记者招待会上,为自己的不当言论向老人公开道歉。他表示,尽管当时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理由。他请求老人原谅他的无礼。这个事件展示了霍克勇于承认错误并道歉的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