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利率,利率怎么算?

如题所述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算法:
1. 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利率又称利息率,它是某一天的利率和本金,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之一表示,日利率以千分之一表示。
2. 三种利率都可以换算,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费率÷30=日费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3. 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到期×利率。
4. 利率折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的折算关系如下: 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费率=年费率÷360(天)=月费率÷30(天)。
拓展资料:
利率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的应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利率逐渐成为重要的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上调贷款利率,以应对经济过热和市场价格上涨。这两次利率调整,配合1994年以来实施的其他重大经济改革措施,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根据我国宏观调控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降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已七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降低了企业的存贷款利率,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支出,对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利率的调整,实际上是各方面利益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利率水平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是价格总体水平
这是维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基础。如果利率高于同期物价上升率,就可以保证储户的实际利息收入为正。相反,如果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存款人的实际利息收入将变为负值。因此,利率水平不仅取决于名义利率水平,还取决于利率是正还是负。
2.是利息负担
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依靠银行贷款进行生产和发展,利率的变化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利率的确定必须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例如,1996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七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大大降低了企业贷款利息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减少企业利息支出2600多亿元
3.是利息
利率调整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主要是由企业和银行缴纳的财政税收的增减间接产生的。因此,在调整利率水平时,必须综合考虑国家财政收支状况。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存贷款利差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率的确定应保持适当的存贷款息差,保证银行的正常运行。
4.供给与需求
利率政策要服从国家经济政策的总体形势,反映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要求。利率水平的确定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也需要考虑社会资金的供求关系,受资金供求规律的制约。此外,期限、风险等因素也是确定利率水平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期限越长,利率越高;风险越高,利率越高。否则,利率越低。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活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5
利率是计算利息的比率,有日利率,月利率,年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本金×时间)×100%。
第2个回答  2022-08-07
(本金-利息)/本金*100%=利率
利率,是存款的利息。
一个人去银行存1万元,第二天去取钱发现钱变成了1.1万。那么,利率是多少?
=(1.1-1)/1*100%
=0.1/1*100%
=0.1*100%
=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