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污染

求助:闽江的污染情况,五分钟之内就要!!!!!!!!!!!!!!!!!!!!!!!!!

  闽江享有福建省“母亲河”的美誉,其生态安全关系到沿岸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日前,记者随环保世纪行活动前往闽江流域采访时发现,沿江的畜牧养殖业、水浮莲等现象严重污染着闽江水源,情况不容乐观。

  建宁县均口镇严峰山北麓水茜溪源是闽江的发源地之一,源头流水淙淙、松林滴翠,劲竹挺拔、风光独好。记者看到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搬迁源头的山民到平原居住等渠道,有效地减少了生活垃圾对闽江源头的污染。

  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上游的环境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在三明市境内,沙溪、金溪、尤溪三流域,均为闽江支流,仅2002年,三明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放粪便就达54万吨,其中约有80%污染物集中排放在沙溪河沿岸。三明市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沙溪永安、三明、沙县段几乎全线超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如今成了闽江水源的一大隐患。

  顺江而下,在南平市顺昌县我们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流经该县的富屯溪是闽江的分支流,在溪上水南大桥左边农贸市场内,记者看到,附近居民和市场内,全部的生活污水通过一个简陋的排水口入接排入溪内。排水口垃圾四溢,臭气难闻。在桥的另一端,也有一排污口,排污口上方却是一个臭气熏天的厕所,由于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出水口处溢起一团团令人恶心的泡沫。而在桥的旁边,“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大字标题则很醒目。据了解,仅顺昌县城就有这样的排水口十几个。而类似顺昌县的这种情况,在闽江流域旁的县市(区)也是屡见不鲜。

  在采访途中,记者发现,从水口水电站往南平、三明方向的整条江上,延绵数公里都是水浮莲的天下,密密麻麻的水浮莲充斥着整个江面,几乎看不到水浮莲下面的江水。水浮莲的泛滥,严重影响着闽江的水环境和水质量。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闽江流域包括"水浮莲"在内的水污染进行了综合整治,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近一段时间来又出现了回潮现象。中华环保世纪行(福建)组委会表示,将在近期组织对有关市、县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保护闽江的水环境。

  本报 3 月 2 日二版以《闽江上游污染死鱼超过千吨》为题,披露了福建闽江上游沙溪遭污染导致大量死鱼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今天,记者从沙溪与建溪、富屯溪交汇处南平沿闽江驱车而下,发现局部流域死鱼现象仍在发生。

  与此同时,官方公布初步调查和监测结果,认为上市企业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对此污染事件负责。据悉,三农公司的乐果车间和三唑磷车间生产线已被勒令暂停生产。

  三农公司对此结论并不服气。但该公司办公室陈主任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三农公司排污确实超过国家标准,且发现有毒性物质三甲基硫代磷酸脂。

  1 月 27 日,闽江上游沙溪即出现大量死鱼。22 天后,福建省环保局才接到三明市环保局的传真报告,客观上导致这起严重污染事件未能得到及时的处置。本报记者今天就此电话询问三明市环保局,该局办公室薛主任解释说,之所以未及时向上汇报,是由于“当时我们自己正在查,还没查清楚”。

  为防止闽江上游污染向下蔓延,福建省政府要求沙溪口水电站暂缓放水。但记者今天看到电站大坝仍在正常放水发电。电站有关人士说,上游的水源源不断,不放水,大坝一天都撑不住。而且汛期将至,他们正打报告申请开闸调试。

  记者了解到,2 月 27 日至 29 日,位于沙溪口水电站下方 10 来公里处的南平市区曾部分停止自来水供应。市环保局监测站林站长称,在 2 月 28 日之前,他们在闽江曾检测到导致死鱼的毒性物质三甲基硫代磷酸脂。此后至今,未再检测到此类物质,遂通知从 3 月 1 日起恢复正常供水。

  在沙溪口水电站下方的闽江河段,近日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死鱼。在离电站 20 多公里外的斜溪村,记者看到引闽江水养殖的小鱼大量死在网箱里。在 60 公里开外的樟湖镇,也发现有零星死鱼。渔政人员表示,这些鱼的死因是否与上游污染直接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查证。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086&index=41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6
闽江享有福建省“母亲河”的美誉,其生态安全关系到沿岸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日前,记者随环保世纪行活动前往闽江流域采访时发现,沿江的畜牧养殖业、水浮莲等现象严重污染着闽江水源,情况不容乐观。

建宁县均口镇严峰山北麓水茜溪源是闽江的发源地之一,源头流水淙淙、松林滴翠,劲竹挺拔、风光独好。记者看到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搬迁源头的山民到平原居住等渠道,有效地减少了生活垃圾对闽江源头的污染。

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上游的环境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在三明市境内,沙溪、金溪、尤溪三流域,均为闽江支流,仅2002年,三明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放粪便就达54万吨,其中约有80%污染物集中排放在沙溪河沿岸。三明市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沙溪永安、三明、沙县段几乎全线超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如今成了闽江水源的一大隐患。

顺江而下,在南平市顺昌县我们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流经该县的富屯溪是闽江的分支流,在溪上水南大桥左边农贸市场内,记者看到,附近居民和市场内,全部的生活污水通过一个简陋的排水口入接排入溪内。排水口垃圾四溢,臭气难闻。在桥的另一端,也有一排污口,排污口上方却是一个臭气熏天的厕所,由于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出水口处溢起一团团令人恶心的泡沫。而在桥的旁边,“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大字标题则很醒目。据了解,仅顺昌县城就有这样的排水口十几个。而类似顺昌县的这种情况,在闽江流域旁的县市(区)也是屡见不鲜。

在采访途中,记者发现,从水口水电站往南平、三明方向的整条江上,延绵数公里都是水浮莲的天下,密密麻麻的水浮莲充斥着整个江面,几乎看不到水浮莲下面的江水。水浮莲的泛滥,严重影响着闽江的水环境和水质量。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闽江流域包括"水浮莲"在内的水污染进行了综合整治,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近一段时间来又出现了回潮现象。中华环保世纪行(福建)组委会表示,将在近期组织对有关市、县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保护闽江的水环境。

本报 3 月 2 日二版以《闽江上游污染死鱼超过千吨》为题,披露了福建闽江上游沙溪遭污染导致大量死鱼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今天,记者从沙溪与建溪、富屯溪交汇处南平沿闽江驱车而下,发现局部流域死鱼现象仍在发生。

与此同时,官方公布初步调查和监测结果,认为上市企业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对此污染事件负责。据悉,三农公司的乐果车间和三唑磷车间生产线已被勒令暂停生产。

三农公司对此结论并不服气。但该公司办公室陈主任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三农公司排污确实超过国家标准,且发现有毒性物质三甲基硫代磷酸脂。

1 月 27 日,闽江上游沙溪即出现大量死鱼。22 天后,福建省环保局才接到三明市环保局的传真报告,客观上导致这起严重污染事件未能得到及时的处置。本报记者今天就此电话询问三明市环保局,该局办公室薛主任解释说,之所以未及时向上汇报,是由于“当时我们自己正在查,还没查清楚”。

为防止闽江上游污染向下蔓延,福建省政府要求沙溪口水电站暂缓放水。但记者今天看到电站大坝仍在正常放水发电。电站有关人士说,上游的水源源不断,不放水,大坝一天都撑不住。而且汛期将至,他们正打报告申请开闸调试。

记者了解到,2 月 27 日至 29 日,位于沙溪口水电站下方 10 来公里处的南平市区曾部分停止自来水供应。市环保局监测站林站长称,在 2 月 28 日之前,他们在闽江曾检测到导致死鱼的毒性物质三甲基硫代磷酸脂。此后至今,未再检测到此类物质,遂通知从 3 月 1 日起恢复正常供水。

在沙溪口水电站下方的闽江河段,近日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死鱼。在离电站 20 多公里外的斜溪村,记者看到引闽江水养殖的小鱼大量死在网箱里。在 60 公里开外的樟湖镇,也发现有零星死鱼。渔政人员表示,这些鱼的死因是否与上游污染直接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查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