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忌赛马或是围魏救赵的成语相似的故事

如题所述

  ★相关成语故事:
  1、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释义】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战斗到底的决心。

  2、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来到了楚国,楚成王十分器重他,用接待诸侯的礼仪对待他,而且还十分尊重他的随从赵衰、介之推等人。有一次,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喝得正畅快时,成王突然笑着问重耳将来要是回晋国做了国君,该如何报答自己。重耳知道楚成王不稀罕奴隶、珍宝和丝绸等东西,便说:“假如我托您的福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将来万一两国交战,那我就命军队后退九十里来报答您。”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后来重耳果真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当晋、楚两国交战时,他为了履行当初的诺言,便下令军队后撤九十里,退到城濮。楚军以为晋军不敢应战,一直追到城濮城下。最终,晋军以逸待劳,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释义】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争先恐后
  春秋时期,赵襄子请王于期教他驾车技术,一段时间后他们进行比赛。王于期镇定自若,而赵襄子神色慌张,眼睛直看着王于期,争先恐后,结果输了,他不服就与王于期换马比赛,结果还是输。王于期告诉他驾车应该人马协调。
  【释义】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4、草船借箭
  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总想找机会除掉他。一天,周瑜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10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答应了,还说只要3天时间。周瑜很高兴,和诸葛亮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悄悄找来鲁肃,说:“请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盖起来,在船的两边扎上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到了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和鲁肃坐着这二十条船来到江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人面对面都看不清。船靠近了北岸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叫船上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摸不清虚实,不敢出兵,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把二十条船掉个头,继续擂鼓呐喊。天快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就这样诸葛亮完成了造箭任务。
  鲁肃很佩服诸葛亮,说:“先生怎么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曰:“作将军的怎么能不知道天文、地理和阴阳呢?三天前我已经算到今日有大雾了。”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5、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
  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
  贾会合兵力,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
  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
  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
  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释义】比喻人反复无常。

  7、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毛遂自荐
  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释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9、一鸣惊人
  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释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10、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1、完壁归赵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释义】 璧:宝玉。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原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1
1、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释义】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战斗到底的决心。
2、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来到了楚国,楚成王十分器重他,用接待诸侯的礼仪对待他,而且还十分尊重他的随从赵衰、介之推等人。有一次,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喝得正畅快时,成王突然笑着问重耳将来要是回晋国做了国君,该如何报答自己。重耳知道楚成王不稀罕奴隶、珍宝和丝绸等东西,便说:“假如我托您的福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将来万一两国交战,那我就命军队后退九十里来报答您。”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后来重耳果真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当晋、楚两国交战时,他为了履行当初的诺言,便下令军队后撤九十里,退到城濮。楚军以为晋军不敢应战,一直追到城濮城下。最终,晋军以逸待劳,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释义】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争先恐后
春秋时期,赵襄子请王于期教他驾车技术,一段时间后他们进行比赛。王于期镇定自若,而赵襄子神色慌张,眼睛直看着王于期,争先恐后,结果输了,他不服就与王于期换马比赛,结果还是输。王于期告诉他驾车应该人马协调。
【释义】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4、草船借箭
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总想找机会除掉他。一天,周瑜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10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答应了,还说只要3天时间。周瑜很高兴,和诸葛亮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悄悄找来鲁肃,说:“请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盖起来,在船的两边扎上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到了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和鲁肃坐着这二十条船来到江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人面对面都看不清。船靠近了北岸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叫船上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摸不清虚实,不敢出兵,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把二十条船掉个头,继续擂鼓呐喊。天快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就这样诸葛亮完成了造箭任务。
鲁肃很佩服诸葛亮,说:“先生怎么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曰:“作将军的怎么能不知道天文、地理和阴阳呢?三天前我已经算到今日有大雾了。”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5、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
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
贾会合兵力,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
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
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
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释义】比喻人反复无常。
7、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毛遂自荐
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释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9、一鸣惊人
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释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10、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1、完壁归赵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释义】 璧:宝玉。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原主。
第2个回答  2020-05-27
★相关成语故事:
1、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释义】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战斗到底的决心。
2、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来到了楚国,楚成王十分器重他,用接待诸侯的礼仪对待他,而且还十分尊重他的随从赵衰、介之推等人。有一次,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喝得正畅快时,成王突然笑着问重耳将来要是回晋国做了国君,该如何报答自己。重耳知道楚成王不稀罕奴隶、珍宝和丝绸等东西,便说:“假如我托您的福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将来万一两国交战,那我就命军队后退九十里来报答您。”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后来重耳果真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当晋、楚两国交战时,他为了履行当初的诺言,便下令军队后撤九十里,退到城濮。楚军以为晋军不敢应战,一直追到城濮城下。最终,晋军以逸待劳,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释义】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争先恐后
春秋时期,赵襄子请王于期教他驾车技术,一段时间后他们进行比赛。王于期镇定自若,而赵襄子神色慌张,眼睛直看着王于期,争先恐后,结果输了,他不服就与王于期换马比赛,结果还是输。王于期告诉他驾车应该人马协调。
【释义】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4、草船借箭
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总想找机会除掉他。一天,周瑜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10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答应了,还说只要3天时间。周瑜很高兴,和诸葛亮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悄悄找来鲁肃,说:“请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盖起来,在船的两边扎上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到了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和鲁肃坐着这二十条船来到江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人面对面都看不清。船靠近了北岸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叫船上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摸不清虚实,不敢出兵,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把二十条船掉个头,继续擂鼓呐喊。天快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就这样诸葛亮完成了造箭任务。
鲁肃很佩服诸葛亮,说:“先生怎么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曰:“作将军的怎么能不知道天文、地理和阴阳呢?三天前我已经算到今日有大雾了。”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5、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
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
贾会合兵力,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
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
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
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释义】比喻人反复无常。
7、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毛遂自荐
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释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9、一鸣惊人
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释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10、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1、完壁归赵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释义】 璧:宝玉。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原主。
第3个回答  2011-02-24
四面楚歌、破釜沉舟
第4个回答  2011-02-16
将相和 负荆请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