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学霸?

如题所述

1.在课堂上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听讲。这45分钟很宝贵,老师讲的精华都在里面,所以,想当学霸,认真听讲至关重要哦!
2
上课认真听讲很重要,但记笔记更重要!笔记是复习时的好帮手,因为学习的重点都在里面。不过前提是,一定要把有用的,有价值的知识记在里面。不然老师说什么你就记什么,黑板上是什么板书你就记什么,这样效果既不好又听不到什么知识,因为你所用的功夫全都用来抄笔记或写笔记了。
3
上课之前最好有预习的习惯,这样可以在你的脑子里形成基础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19
学霸是如何炼成
:
浙江高考状元们的好习惯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梳理我省
10
年来中高考
30
多名状元的好习惯

这份状元们的“葵花宝典”,请小心收藏喔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
不上补习班,
还能在
30
余万考生中夺魁,
状元们究竟有何绝技
?
仅仅
是勤奋,必定不够。

为此,本报梳理我省
10
年中高考
30
名状元的学习习惯,为大家精心打造来自状元们的
“葵花宝典”。

宝典中,
状元们高效的学习、
良好的心态是如何养成的,
我们将一一揭秘他们的这些独
门绝技
!

法宝

1

不上补习班

状元们的最“可怕”之处在于

——都不上补习班,学习还能那么高效

谈及经验,
每一位状元必总结“效率高”。
状元们的更“可怕”之处在于,
都不上补习

!
那么,他们究竟有何绝妙的高招提高效率
?
以下几招,我们可以偷学:

2005
年杭州市理科状元王忻恬、
2011
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口袋里始终揣着一本宝典——里头记着英语单词、
化学方程式、
物理公式等,
每到吃饭
排队时、
等公交车时,
必拿出来读读看看记记。
其实,
这招是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处偷学的。
苏老曾说,“我的时间有限,‘没有整匹布’,我挤时间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零布头’,

1
分钟
2
分钟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样‘零布头’也能派上用场。”

2007
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学交换和共享各自的复习笔记,受益良多。

2007
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

基础最重要,对基础知识点做细致、系统的梳理。怪题难题,统统不做。没有基础,一
切只是空中楼阁。

2010
年全省文科钟隽仪:

动作快,做作业不拖拉。这个好习惯,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得培养。

2011
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遇到难题,和同学一起研讨解决。集思广益,同学的解法更能开拓思路。

2012
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

上课
45
分钟,并非分分钟全神贯注,但在重要环节,肯定听得极认真。最主要的是,知
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做什么才最有效果。为了达到目的才做,达不到就不做。会判断哪些
作业对自己有用,有用的才做。如果做了还是不明白,就找别的题目继续加强。

2013
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

上课很专注,跟着老师的思路转。若是有不懂,当场发问。

2005
年杭州中考状元蔡梦如:

选择最高效率的时间段学习,比如,晚上七八点。还比如,课上的时间最宝贵,一定得
把握。晚上周末的其他时间段,可看电视、玩电脑
(

CS)
。不过,一定要见好就收。

法宝

2

一本纠错秘笈

状元们人手一册纠错本,里面收集的是

——哪里出错了,为什么错了,如何解决问题

每一位状元,都有一本纠错秘笈。不过,各自纠错的方法不同。

2003
年全省文科状元陈杭霞:

记录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所有做错的题目、
解答方式、
当时做错的原因,
以及对自己的提
醒。

2004
年全省理科状元吴杰行:

纠错本讲究精练,将平时出错的知识点整理成册。

2008
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有一本纠错秘笈,随身携带,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空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2011
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纠错本上,
不但有做错的题目整理,
平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也会记录在案。时
不时地拿出来翻一翻巩固。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法宝

3

爱提问

状元们比普通同学“不懂”的东西更多,因为他们

——特别爱提问、会思考

其实,状元们并非什么都懂。恰恰相反,他们问的问题比其他同学更多。有的问题,甚
至别人不屑去问。状元们讨厌似懂非懂,必须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明白。他们,是班上最
会提问的人。

2006
年全省文科状元陈雄超、
2008
年全省文科状元申屠李融、
2012
年全省理科状元翁凯
浩:

每次下课,
都会围着老师不停地问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会想方设法弄清楚,
即便是问
题很小。

2013
年浙江省理科状元周晨:

问题,必须在当天得到解决,隔夜都会很难受。每天,都会向老师问很多问题,不少问
题,是老师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或者忽略的。

2012
年杭州中考状元周朔雯:

不单自己有问题一定得弄懂,别的同学在问老师问题,也会在边上听。
有时,
还会针对
同一问题进行讨论。

法宝

4

活得“2”一点

状元们修炼得来好心态

——放松,有助于调整状态

没有好心态,绝对考不出好成绩。可好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靠一点点的修炼。

2007
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
2013
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

活得“2”些,
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与同学老师多开玩笑。
试试在所有作业本的名字旁,
画上一个自己的笑脸。

2007
年全省文科状元求芝蓉:

周末晚上,可放松地看看喜爱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有助于调整状态。

2008
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散步的效果不错。边散步边思考,烦恼很快就消散了。

2011
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若要好心态,父母也得配合默契。比如,
在高考前向父母出具“高考通知书”:请不要
问我高考用具准备好了没有
;
请爸爸妈妈保持正常心态,话语行为与平时一致
;
高考过程中,
请不要询问各科考试情况。开车接送我高考的时候,请保持冷静,注意礼让行人。高考前,
还可以给父母一份“高考菜谱”,罗列平时爱吃的菜。

其实,
高考,不过就是第十次月考。
反正成绩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刹就已经定了,干脆一
切抛开。

2011
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心理暗示很重要。
这样安慰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薄弱科目或者不喜欢的科目,
如果不擅
长数学,
每天对自己说三四遍“我喜欢数学、
我喜欢数学”,
不要让自己对数学产生抵触情
绪,越抵触越没信心。其实背后的老师们,也很“精通”暗示法。比如,有同学怕写作文,
就会拿她的作文当范文给全班同学看,以示鼓励。

5

法宝

爱看书

状元们不可一日不读书

——每天阅读,摄取大量信息

对状元们而言,不可一日不读书。否则,就如居无竹食无肉。阅读,不但能启发思维开
阔视野,还可陶冶心性。

2009
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
2013
年杭州中考状元魏予祺:

作业,在学校搞定。回家,就是阅读的专享时间。喜欢看外国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比
如,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
比如,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

《金锁记》等。大量的阅
读,可提高理解能力,尤其在语文和英语中。潜移默化之下,语言的表达与叙述,慢慢变得
精道。此外,每天阅读各类杂志,摄取大量信息。

2004
年杭州中考状元张维加
(
现已是牛津大学的博士,并入选极富盛名的英国皇家天文
学会,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会士
)


最爱科学类与历史类。
历史,
让人开窍,
培养情商,
形成处理问题的看法与思路。
比如,
《东周列国志》
看上六七遍,
对每个年份发生的故事了若指掌。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激情
的年代,百家争鸣,群雄逐鹿。

科学类的书,
则可让自己对科学问题有了解。
这对之后从事科学技术类工作是很好的启
蒙。科学研究,靠人去把握物理学的图象,对科学问题的想法,都得仰赖启蒙阶段的培养。

法宝

6

“会”玩“懂”玩

状元们最有效又健康的生活

——张弛有度

“玩”的学问,也大有讲究。不懂玩的人,又怎么懂学习呢
?

2005
年杭州文科状元姜卉、
2007
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
2008
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2013
年全省文科状元施丹旖、
2009
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

喜欢看动漫,是百度动漫贴吧的常客。我们都是《名侦探柯南》的粉,跟着柯南破案,
还可锻炼观察力和敏锐度。还喜欢画漫画,甚至在毕业纪念册上,
以画代笔,用四格漫画来
表达对同学的祝福。

2006
年全省文科状元陈雄超、
2012
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

每周一部电影,是周末的必修课。文艺片、动作片、科幻片,是状元们的最爱。电影的
表达与叙述、电影的构思与创意、电影传递的想法与引发的思考,处处都见“学问”。

2007
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

喜欢研究明清紫砂壶,鉴别紫砂壶真品赝品的准确率,已经达到
80%
左右。

2012
年文科状元姜动、杨纯子:

不赞同“拼搏三年、
牺牲三年成就以后的生活”这样的观点。
每周或每两周出去玩一次,
比如唱歌、运动。玩
3
个小时并不会耽误什么事。相反,如果一直想着玩又不能玩,就会耽
误很多事。

法宝

7

严格的时间表

睡觉都很自觉——

养好精神,跑完中学马拉松

其实,状元们都很会睡。不少人,甚至有“睡神”的雅号。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
不养好精神,何来力量走到终点
?

2008
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高中三年,
从不给自己增加额外学习时间,
严格按照学校规
定作息时间。

2012
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早睡晚起,午睡雷打不动。晚上十点半睡,早上
7
点起。中
午再睡半个小时的午觉。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先睡半个小时再做作业。

2013
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每晚,不等自习结束,就提早溜回家睡觉。早上,
6

起床。每天的午睡,必定保障
40
分钟至
1
小时。

法宝

8

宽松的家庭环境

每一位状元背后

——都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

宽松的家庭氛围、
一对民主又善解人意的父母。
看似“放任”的教育,
却是给孩子宽松
自由的环境发展个性。

父母给予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孩子就有时间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
比如,
2012
年全省
文科状元杨纯子,擅长唱歌跳舞排球
;2009
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擅长素描、书法,平常
有空会写原创小说。
对于模考成绩,
父母从不过问。甚至连孩子看电视上网,都不会特别限
制。

2007
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
2012
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
2009
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

父母从来不打孩子。遇上事,父母多以商量的方式与孩子探讨,最终的决定权在孩子。
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平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像朋友。与父母聊天,聊学校发生的事、
聊同学与老师、聊自己的内心世界,彼此的信任,就这样建立。

2008
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2012
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

不会给孩子学习定目标,
不会在学习上过多要求孩子。
在父母看来,
过得快乐和幸福才
最重要。他们并不希望孩子一路走得一帆风顺,认为多点挫折更有益。
如果孩子没考好,他
们会这样安慰:你需要重新定位。永远都没有常胜将军,你要能接受挫折。失败,是很正常
的。

2008
年杭州中考状元徐轶文:

上学自己去,
放学自己回,
回家作业自己做。
作业没做完,
父母也不会说。
但到了学校,
老师会批评,父母要求孩子自己面对老师。检查作业,家长只是签字,
错了也不会帮忙改过
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2010
年杭州中考状元李英子:

理解孩子,
会“像小孩一样思考”。
陪孩子,
边玩边学。
妈妈会陪我一起看动画片,
《麦
兜系列》

《玩具总动员》等,也是沟通与交流的一个渠道。爸爸会在我还未上小学,吃年夜
饭时就教她玩对联。

住校的孩子,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
妈妈为我准备了日记本,
不过,这本日记并不
对妈妈保密,我们周末会就着日记题材聊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0-14
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躁之过急,更不能因为孩子读书不好而指责孩子。这位家长,你可以用以下3个方面来提高孩子的成绩:
1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交谈:父母应该表示理解孩子在读书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自己过去读书的经历,给孩子调整读书状态。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能够从读书中体会到乐趣。
3注意整理:读书过程中,要让孩子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让孩子逐渐进步。在我孩子读初二的阶段,他理解力常常不好,背古诗记不住,导致各科成绩也很糟糕。无意搜找到增强智商的尼古拉特斯拉大脑训练,看完之后,孩子的状况才开始得到改变。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改善了,上学听课不犯困,成绩也提高了。这些体会应该对你有用,愿你一帆风顺,加油!追答

希望百度能帮到你。

第3个回答  2014-11-19
学习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每天坚持看看名著,做到温故而知新。真正学习好的人是没有玩的时间的。不能偏科,不懂就问,平时多做一些别的类型的题目。平时当战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赠你一句话: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正在努力的自己。加油。
第4个回答  2014-11-19
多看书少玩手机特别是百度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