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骑士为什么偏好重甲而亚洲则极其少见?

如题所述

在中国重骑兵宋代之后就逐渐淘汰了,在冲击力与机动性之间选择了后者,较之西欧的重装骑士,具装较情的骑兵适应力更强,应用范围更广,而在对其他兵种的战斗力上来讲差别不大,而元代之前,中国士兵的装甲(包括蒙古人)都是比西方人猴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7
不一定很沉吧,最沉的那种米兰式整体铠甲也超不过三十二公斤,加上马的挂甲也就七十公斤多一点点吧,对于产自汉诺威或者诺曼的高头大马来说,载荷不算很沉 ,另外楼主 ,其实在十四世纪火枪批量装备部队之前,整体板甲对于弩机和刀剑之类防御力过剩,没必要还贵的要死,在理查东征那个时代一般骑士的标配是紧身皮甲外边罩胸甲最外面披锁甲袍,那年头还处理不了板甲弧度比较大的部分,比如说肩甲,关节甲,铁手套什么的,十四世纪火枪开始批量装备部队,早期的火枪穿透力是比较差的,但是对付锁甲和札甲绰绰有余,虽然整体的板甲造价很高(五副米兰铠价格约等于一个小型城堡)但是对于领主们而言,自幼接受残酷训练的精锐骑士是他们损失不起的底牌,所以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其实在十七世纪以前重装骑兵无论在哪个大洲都是进攻作战的决定性力量,(没有马的中南美洲印第安人和有大象的印度人除外)对于任何独立的政权而言重装骑兵都是不可缺少的 ,关于亚洲重骑兵普及率低的问题,其实应该是这样的,亚洲在十二世纪后期开始基本上只有三个大的势力,印度中国土耳其,这仨国家都有相当规模的重骑兵,不过在集权制和大帝国的亚洲,三大国周围的藩属国自由度是比较底的,想建设多少军队需要宗主点头,很显然,大帝国只希望跟班国家给自己维护周边安全,不会允许他们有较强进攻能力,所以像朝鲜李氏王朝这种小国连轻骑兵都很少。但是西方领主和皇帝的关系有别于东方的国家联盟关系,领主不是独立的,皇帝赐给领主土地,领主负责上税和提供武装,也就是说在西方小封建主的武装建设不被限制,反而被鼓励甚至被授权,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像东方小国君主那样只要防御力量足够就ok,他们必需为皇帝提供各种军队,也就意味着他们要有完备的兵种,这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重装骑兵数量和质量在战争期间可以显著提高,所以说呢,其实不是偏好,也不是钱多烧的,是因为不同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另外说到重骑兵,其实真正算得上沉重的骑兵基本上都不是欧洲文化圈里的,历史上载荷最大的骑兵是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地区的,拜占廷重骑兵和后来的奥斯曼重骑兵,说这个其实只是想说明 ,其实关于重骑兵,谁都看得见他们的势不可挡,也都知道他们昂贵的离谱,没有偏好不偏好,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同社会结构适合的主力军种也会大不相同

纯手敲
第2个回答  2014-05-10
真正的板甲15世纪才比较普及,之前都是链甲锁子甲,还不如中国的鳞甲扎甲,而欧洲板甲普及的时候,重骑兵在中国已经开始淘汰了
第3个回答  2014-05-07
我觉得应该是因为:1、 亚洲马负重方面不如欧洲马阿拉伯马,而且东亚流行阉马恶习,马种一代不如一代;2、亚洲游牧民族战术发达,重骑战术发展不来;3、中国很早就使用煤炭冶铁,但其中的硫使铁质脆弱。欧洲植被多,一直木炭制铁,铁质好,甲具就造得出色;4、骑士是一种正规封建文化(注意封建这里指欧洲分封,不是我们照搬的封建一词意义)。骑士是有实封领地的贵族(类似日本武士文化),有领地财政支持。而在流行郡县制的东亚,很难出现这种能自备甲马的武人,都要卖身帝王家,而帝王不会给士兵这么精良的甲马配备:一个是配不起,东亚流行人海战术;另一个是不会放心手下有如此强卓武力(家里藏几件甲就是谋反呢)。

另外,东亚也是有重甲骑兵的:五胡慕容鲜卑族击败冉闵时的重甲骑兵(这该是中国历史最正规的重甲骑兵),还有西夏的铁鹞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5-07
欧洲重视防护与冲撞力,一般是没有太远距离的交战,相应马匹可以承受一定重量,亚洲地域广阔,重视机动性,且亚洲的马种并不是特别耐负重,穿重甲不利于长途奔袭,影响人与马的机动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