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对班主任有意见,怎么办呢?

如题所述

五年级开课一个月了,小学生班换了班主任,是位年纪比较大的老师。估计她与前一任老师的教书风格有所不同,小学生不是很适应;再者这位老师的脾气似乎也不是很对小学生的胃口。之前呢,小学生也曾经偶尔对上一任班主任表示出这样或那样的不满,但次数很少。这次情况不同了,小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不满很大很大,在十一的第一天,因这个问题,我们竟然大大地吵了一顿。我的观点是:无论如何,应该尊重老师,不能对老师出言不逊。小学生则怒言反击,认为班主任没有水平,讲课不好,对学生也不好。对此问题,我很是郁闷。一则,现在的小学老师也真是谈不上有多大的责任心,因为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二则现在小学生也处于青春前期,多少有些叛逆了。只是希望等小学生平静后,再找他谈谈了,至少尊重师长是最根本的准则之一。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到的有关如何处理师生间矛盾的贴子,收藏起来,以备学习吧。 -----------------------------------------------------------------------当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时 家长该如何做“消防员 作为家长,如果你留心的话就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着教育契机。当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这时,你要看如何解决矛盾,才使孩子受益最大,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下面是我的一次生活经历: 上初中的小侄儿放学回来哭丧着脸对我说:“完了,完了,我们的英语老师以后不会对我好了,我今天惹他生气了。”我问怎么回事,侄儿告诉我说:“英语老师在班上批评同学,说的话太难听。我当面对老师说不应该那样对待学生,老师很生气,批评了我。”我说:“那也不见得,你学习好,老师一向看重你,老师不会和你计较的。”然后我与侄儿一起分析:老师也是人,也有缺点或不足。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那是他的职责,他的任务。但是他也会有缺点与错误,我们看到了,应该指出来。他接不接受是他的事情,但是你做得没有错,所以不必太难过。有机会你可以找到老师再进一步说明自己的理由。不过要学会尊重老师,不要当面去说老师的不是,一方面因为老师是长辈,学生要尊重他,另一方面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他的自尊,你在同学面前说他的不是,让他觉得很没面子。第二天,侄儿主动找到老师认错,解除了与老师之间的不愉快,侄儿很高兴。所以,当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弄清楚发生矛盾的原因,然后根据孩子的感受与能力去逐步引导孩子学会解决矛盾,使孩子从中受益。化干戈为玉帛 梅子正在开会,接到上初中的儿子班主任打来的电话。电话那端老师气急败坏地大声吼叫着:“把你家的孩子接走吧,学校里谁也管不住他,明天也不要来上课了……”真是莫名其妙,孩子即使犯错,班主任老师也不能用这种语气对待家长吧?我心里很不高兴,几次想打断她的吼叫,但都忍住了。因为不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这时与老师在电话中吵,肯定会激化矛盾。下班后,我起身赶往学校。从余怒未消的班主任又一阵激烈的言语中,我听明白了,原来是一件很小的事儿。下午英语老师让学生一对一地练习对话,然后抽查。正巧,抽查的是儿子与他的同桌,当儿子背出他所应该背的英语句子后,同桌接不上了,英语老师让儿子替同桌背,儿子说:“你没有布置说让我背他(儿子同桌)要背的那部分。”下课后,英语老师将儿子叫到办公室,批评儿子态度不好,儿子不服,顶撞了英语老师几句。这时儿子的班主任老师看不过,又训斥了儿子一通,儿子气愤地摔门而去。我认为,这件事责任不全在儿子,老师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对班主任老师说:“我回家后劝劝孩子,让他明天给你认个错。”但是,班主任老师坚持让儿子写出深刻的检查明天才能去学校上课。这时,我心里对班主任老师已经很有看法了,但是因为没有见到儿子,我还是忍住了。回到家里,我看见性格一向还算温和的儿子一脸怒气,我还没有问,他便气呼呼地说:“明天给我转学吧,要不我就不上学了!”嘿,都冲我来了。我对儿子说:“到底怎么回事,你也跟妈妈说说,我给评评理儿。”之后,方知,当儿子踢了老师办公室的门回到班里后,班主任老师气不过,又追到班里,对儿子说:“你滚,明天不许来上课。”儿子认为,班主任老师骂了他。火气都不小。怎么办呢?双方都不让步。作为家长,如果火上浇油,只会激化矛盾。吃完晚饭,我看儿子火气消了点,就跟他和风细雨地讲:“作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妈妈上学时的班主任老师如今都是妈妈的朋友,不管老师现在怎么批评你甚至有一些不好的态度都是为了你好,今天这件事起因虽然你没有错,但是因为你态度不好,所以……”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解,儿子情绪好了些。最后他问:“老师说明天不让我上课,怎么办?”我说:“不会的,老师没有权利不让学生上课,我来跟老师理论。”之后,我给班主任打电话,电话中,班主任老师虽然态度好了一些,但是仍然坚持让儿子写出深刻的检查才能去上课。我说:“不管是我这个当家长的,还是你这个班主任,都没有权利停孩子的课,这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们都得守法。再说了,作为老师,你批评学生可以,但是不应该骂学生。初中的学生,正是青春期,也是脾气大的时候。作为家长,我已经跟孩子做通工作了,你作为班主任,是不是也应该冷静一下。”与老师的这番通话,我只能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唇枪舌剑”。她是不想让步,我是据理力争,反正最后的赢家是我。第二天,儿子照常去上课了。经过这场小小的风波,儿子与班主任老师的关系逐渐融洽,班主任老师还经常下课后给儿子“开小灶”。儿子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后,每逢节假日,总是与同学们一起去看望班主任。家长要做消防员 钱超下午下班刚到家,孩子的班主任就打来电话“告状”。说孩子值日时不但不打扫卫生,还和她顶牛。一放下电话,孩子就有些愤恨地说:“不是我不愿意打扫卫生,明明打扫过了,有的同学不讲公德还有意把垃圾放在卫生区。班主任说因为我们不打扫卫生扣了班分,搞得班里评不了先进流动红旗,非得罚我们劳动一周,我咽不下这口气!”顿时,我感受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但很快意识到:如果我现在骂孩子,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深,如果调解不当,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于是,我伸手摸摸他的前额,很理解、很宽容地说:“老师的工作很辛苦,现在社会压力大。你看,一家一个孩子还管不好,她要管几十个孩子,哪能十全十美?要懂得宽容。你们现在正处于叛逆的年龄,大人认为你们是孩子,你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我相信你所说的属实。能不能退一步把打扫卫生作为一种休闲?一种让大脑得到休息的工作?如果不能这样,能不能找一个老师心情好的时候,试探性地向她做一些解释,语气和表情都客气一点,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作为父母我不也有批评你错误的时候嘛,难道说你也恨我不成?你要理解老师、尊敬老师,还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老师……”孩子若有所思,终于点了点头。理性对待矛盾 丁鹏涛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作为孩子家长,应该保持清醒头脑,不可把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孩子对老师错或者老师对孩子错。如果这样做,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从孩子口中听到老师的不是后,最忌讳的就是偏听偏信,从而失去对孩子教育的最佳机会。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家长可让孩子把同学和自己的表现比较一下,这样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知道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待孩子的“申诉”,有助于孩子查找自身的原因,也有助于消除孩子对老师的不满。家长从老师口中听到关于孩子在学习、纪律、和同学关系、个人习惯等方面的不足后,也不便直接告诉孩子。而现实是,大多数家长为了批评孩子时底气足,往往这样说:“我听你们老师说了……”其实这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在校表现的反映后,应当加倍重视孩子这方面的表现,加强对这方面的教育。而不是直接把老师“卖”了。一个有涵养的家长不会抓住孩子的一个缺点让其立即改掉,而是给孩子犯错误的时间,也给其改正的机会。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孩子在愉悦环境中快乐学习,也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其实就是家长为孩子创造这种氛围的好时机。 当然了,如果遇到老师存在严重有违师德的言行,该另当别论。 -------------------------------------------------我们想一想,老师也是正常人,也有情绪波动的时候。所以,很多师生冲突中老师有一定的责任,有时甚至是主要责任。但是,孩子的学习,尤其是高三的复习是耽误不起的,所以,多数情况下,家长都会采取委屈孩子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带来更大的矛盾。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今天给出几个原则: 家长不要回避老师自身的问题,一味责怪自己的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情绪失控。通常,直接和孩子分析事件本身会更加可取。甚至你可以先站在孩子一边来帮他说说话。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感觉你和他是一体的,或者至少比较中立。孩子对你会比较信赖,那么,接下来你给他的建议和主意才有可能被接纳; 家长和孩子在这件事情上取得默契后,在孩子心态平和的情况下,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孩子分析情况,让孩子看到这件事情在情绪之外,还有什么自己的错误和盲点,这样他会很容易接受“批评”; 最后,就要让孩子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看看,也许这个时候他还会有一些小意见,必要时,鼓励他超越老师的影子,争取将意见转化为动力,在学习上努力,争取超越老师。另外,家长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保证自身的情绪稳定,同时,不要上来就急于解决问题,要和孩子有充分的沟通。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并不怕你冲他叫,冲他吼,他最“怕”的是一个能够体贴他、认同他,一个真正能够和他沟通的人,这样他心里的委屈和不满才会融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