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如何提升关注度

如题所述

一. 要弘扬主旋律,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是媒体的“生命线”,也是一个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在采访中,无论怎样创新,都不要忘记这条底线。这就要求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无论选取什么样的新闻线索、从哪个角度写稿、制作什么样的标题、提炼报道思想、谋划报道方式等等,都不能离开导向意识,都不能离开大局中心,要解决好“文以载道”的问题。要配合中心工作,提升迎合受众能力,来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服务功能。

  二. 要重视新闻策划,改进报道方式方法。也就是说要对报道选题、报道内容、报道手法进行事先谋划。如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要关注社会各界热切需要了解事件详细情况的心理,要抢时效。重大活动宣传报道,重在从全局重点上把握,从上下关注的焦点中选题,在深度上做文章。一般活动报道,关键是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报道思想,重在活动本身的创意。新闻评论,重在选题和评论技巧,选题必须是广大受众关注的热点,导向价值是它的主要目标。日常社会或生活新闻报道,要关注那些新生事物,在新鲜、新意、新颖上做文章。这些策划创意的基本技巧,要求新闻记者经常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加强联系与沟通,从中找到一些重点报道题目。同时还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深入基层和当事人、旁观者和利益相关者中,掌握原生态的第一手素材,从而写出生动鲜活的报道。

  三. 要有先进的新闻理念,创新报道手法。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多样性,新闻记者要善于学习新的理念,将那些新鲜实用的东西引入到自己的新闻工作中,为我所用。报道手法也要不断翻新,报道手法很多时候也是内容的构成,而且能够增强传播效果。新闻报道时要多一些现场的东西,少一些官话、套话,多一些鲜活的事实,少一些描述,多一些讲述。做到从一般里抓特色,从平凡里抓亮点,从大众里抓典型,从常规里抓变化,从苗头里抓动向。

  四. 要在报道的思想性上下工夫,加强报道深度。同一件新闻事件,不同的新闻记者采访,就可能有不同角度的新闻稿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要看记者的思想高度,从哪个角度向大家说明,向受众展示。
在写新闻报道时,尽可能的换位思考,以新鲜的、独特的角度展示新闻,让事件和人物焕发时代的光彩。但是,如果仅仅有角度却没有深度,这样也不行。新闻只有写出深,才能写出新,新闻要靠角度来令人惊喜,靠深度来令人深思。

  五. 要不断加强新闻文体创造,改进新闻报道表现手法。努力提升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可视性,提升受众的关注度,是每一个新闻记者追求的目标。新闻记者要立足基层,经常深入一线,采写鲜活生动的报道,从小处入手、从生动的典型个案入手,反映大的主题。如能在科普和专业性较强的新闻报道中,把干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文章,让受众读得懂、读得准、读得易、读得美。

  六. 要努力提升新闻报道质量,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报实情、讲真话。要对最新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抢速度,抢时间,抢眼球。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对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在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把报道的焦点放在反映新观点、新思路上,要关注改革前沿,把握发展脉搏,围绕中心大局,弘扬时代精神。要注意寻找新的角度,挖掘新的内容,运用新的写法,提炼新的内涵,服务新的时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