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三国中的一个人,对他的评论,不少于500字

如题所述

在历史里,有一个人物,虽然是帝王之后,但最后家道中路,织履为生。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有为青年,不为身份所埋没了他的才华,不因低贱而隐藏了他的志向。毅然崛起,主动投入到为稳定国家和谐社会的事业中,从此开始了他漂泊的一生。最终在曹操已经平定北方,80万大军南下,挥鞭断流与人会猎与吴的时候,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白手起家,受命于危难之时,起兵于时局紧张之际,最终依靠自己的能力和魄力,以及个人魅力,使大家臣服,甘愿辅佐,终于三分天下,而有其一。
  
他就是刘备,喜怒不形于色。有城府。曹操那么霸气,当捉刀人站在一边,别人都说他威武莫测。连他都说,天下英雄,俱不足道哉,惟使君与操尔。如果这是句客气话,那刘备不会吓得哆嗦一下。因为刘备哆嗦,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可以和曹操一道并列驰骋的英雄人物!所以刘备当年愤愤然说: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为虑!
  
豪情万丈,又躬身请名仕出山,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那么厉害的人,连曹操都看不上,甘愿为使君趋使。有人甚至为了招待他,把老婆都杀了给他做菜。证明了刘备确实有很大的感召力。
  
摘一些能力句子如下: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一个人连刺客都可以感化了。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慨,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此句乃摘)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势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见,刘备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十分勇敢好战,而法正与刘备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称道的。(此句也乃摘)
  
从以上可以和刘邦危急时候逃跑,连儿子都推下车,做个对比。
  
  
人物性格:(转)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识人善用,君臣融洽
坚忍不拔,终成大事
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大家都说刘备,都说:天下枭雄。没人说刘邦是枭雄。
  
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后辈无数辈居然和开国皇帝比美,而且在开国皇帝已经被神话后的基础上。此也说明后者靠的是真能力。)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没听过刘邦有雄才,只有范增说将来和项王争天下只有此人,因为他入关而图名,这还是底下人出的主意,一开始他都是揽着美女拿着宝物不愿意走的,被樊哙硬拉走的,说你是想这些还是得天下呢。所以如果范增看到刘邦那样子,估计会一笑置之的)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这个刘邦其实也是)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 ”“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 ”(从轻视到重视)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而相对来说,张良是离刘邦最近的人,也不是他的铁杆,他对刘邦的评价,是在刘邦能听懂他的话说起的。
  
张良评价他时说:“其非天授?”就是不是靠的个人能力,而是上天垂青他。让他很有理解能力,一说就明白。主要还是听张良的计议,言听计从,所以张良很高兴。追答

这是刘备的

你可以摘抄一些

追问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9
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有武功最高的吕布,有最聪明的诸葛亮,有最忠心的关羽,有最勇敢的赵云,有最有文采的曹殖……但我最喜欢最仁义的将军——刘备。
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中,蜀国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懂军事,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卧龙岗去请他出山来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出去了,他们兄弟三人只好失望地回去。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兄弟三人又冒着风雪第二次去请诸葛亮,不巧诸葛亮又外出了。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扭转国家危险局面的诚意。
等到来年春天,刘备兄弟三人吃了三天素后,第三次寻访诸葛亮,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坐下恳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王朝。
记得有一次,我在练扬琴的时候,有一首曲子的一个小节老弹不准,我气急败坏,把琴竹一扔,喊到:“不弹了,什么破琴呀,我才不弹呢!”。
现在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我要学习刘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刘备为请贤人,“三顾茅庐”。要是换了张飞,早把诸葛亮用绳子绑到刘备面前了。我要以张飞为戒,不能鲁莽。
第2个回答  2014-10-19
曹植,建安七子之一,三国时期有名的诗人,其诗不拘小节,,又留下了千古的名篇洛神赋
第3个回答  2014-10-19
曹操
第4个回答  2014-10-19
诸葛亮可以么追问

可以

追答

他,是智慧的化身, 草船借箭 、 火烧赤壁 、 空城计 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长河里闪着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征,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但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 俭以养德,静以修身 的生活。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 三顾茅庐 的佳话。他足智多谋。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 八虎骑 之首的夏侯敦也落得狼狈而逃。他巧借大雾,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周瑜陷害他的美梦破灭,同时还大大挫伤了曹军的锐气。他六出歧山,屡战屡胜,使魏军中首出一指的司马懿也闻风丧胆。他大智大勇。面对兵临城下的15万大军,依然笑容满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闲地弹琴。为了孙刘联盟,他泰然入吴,虽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难,甚至是生命危险。萌葭关下,为了刘备的事业,他毅然决定冒刀光剑影,前去说服马超投降。虽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气可嘉。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错的时候。一个马谡,一个魏延。前者言过其实,他却委以重用,只因为马谡读了一肚子的兵书,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后者是难得的将才,他却固执地认为 延脑后有反骨 ,总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这一点上,比起刘备和曹操,他要稍逊了一筹。他太谨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 安乐公 ,纵然他是 两朝开济老臣心 ,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 泪满襟 的慨叹。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一个无奈的隐士,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英雄,一个不免留有遗憾。

追问

谢谢

追答

嗯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