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咳嗽是寒咳还是热咳

如题所述

1.怕冷,发烧不出汗,这是寒性咳嗽的重要特征。而风热咳嗽,发热出汗。

2.寒性咳嗽咯痰稀色白,而风热咳嗽的痰黄黏稠。

3.舌头颜色浅淡、舌苔白腻而润,而热性咳嗽的舌红、苔黄而燥。

4.有的咳嗽比较复杂,寒热性质难辨,应请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诊治,也可以借助于经穴检测,明确肺经的寒热虚实。

注意事项:身体出现咳嗽现象请及时就医,千万不能自己胡乱用药!

拓展资料:

风寒咳嗽:中医病证名,为外感咳嗽的一个主要证型。是由机体感受风寒、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临床可见咳嗽声重,咽痒,恶寒无汗,头痛或发热,甚则喘急。《普济本事方》卷三:“肺感风寒作嗽,紫苏散。”《仁术便览》卷二:“风寒咳嗽,肺气喘急。”《证治准绳·杂病》:“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身重,身热头痛,用局方消风散。冬月风寒外感,形气病气俱实者,宜华盖散加减,麻黄汤。”《类证治裁·咳嗽》:“兼感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芎苏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

风热咳嗽:中医病症名,为外感咳嗽的一个主要证型。是由机体感受风热之邪,肺失清肃所致的咳嗽。临床可见咳嗽,干咳无痰或痰黄稠,或发热,汗出恶风,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医学入门·咳嗽》:“新咳有痰者外感,随时解散;无痰者便是火热,只宜清之。”《慎斋遗书·咳嗽》:“咳嗽不一,所因不同也。因于风,宜辛凉以散之,前胡、紫苏、防风、葛根之属。因于火,宜清润之,麦冬、紫菀、花粉、元参之属。”

参考资料:

风寒咳嗽-百度百科

风热咳嗽-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9

热咳还是寒咳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看舌头。如果舌苔为白色,则为风寒咳嗽,说明感冒重,咳嗽痰薄,白色粘稠,有鼻塞流鼻涕。

第2个回答  2018-06-09

主要看痰,痰色白稀薄或透明或夹有泡沫为寒咳;痰色黄质稠或白痰质稠粘,不易咯出,为热咳。

寒咳必须用温性的止咳药,中成药如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等这一类止咳中成药不多。如果痰很多色白易咯出,也可用橘红痰咳液。热咳则须用凉性的止咳药,这一类的中成药非常多如急支糖浆、十味龙胆花颗粒,蛇胆川贝液等等。

拓展资料

一、简介

热咳是指因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因饮食不当,嗜烟好酒,内生火热,痰热郁肺;或情志刺激,肝失调达,气郁化火,肝火犯肺;或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伤阴耗液,虚火灼津为痰,从而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咳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其与寒咳相对而言,热咳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黏,咳嗽气粗或咳声音哑,口干口渴、咽喉部干燥疼痛、身热出汗、鼻流黄涕等。

寒咳是由机体感受风寒、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


二、、症状:


1、风寒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稀,气急咽痒,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发热、无汗、肢体酸痛等。


指导意见:药物可以选择通宣理肺口服液


2、 风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


指导意见:一般选用药物川贝止咳露,川贝清肺糖浆。

有问必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19

区分咳嗽是寒咳还是热咳的方法是无论是外感,还是内在有痰形成内伤的咳嗽,辨别它是寒是热,从舌象上来看,比如说舌苔、舌质。

寒咳必须用温性的止咳药,中成药如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等这一类止咳中成药不多。如果痰很多色白易咯出,也可用橘红痰咳液。热咳则须用凉性的止咳药,这一类的中成药非常多如急支糖浆、十味龙胆花颗粒,蛇胆川贝液等等。

寒咳:往往伴有清鼻涕、清稀的白色痰、舌质淡红、苔白;

热咳:多有积食,内热较重,咳嗽痰多、黄黏,舌质红,苔黄腻。

拓展资料

寒咳、热咳的食疗及中药使用注意:

陈皮萝卜皮水主要适合寒性咳嗽,消积、腹胀。陈皮在中药中,理气,消积,健脾。萝卜,消食,止咳,又能清胃热。两者配合更是事半功倍,而且非常安全,全是食物。

寒凉的止咳的食疗,比如枇杷止咳露,川贝炖梨绝对不能吃。而是要喝温热的花椒炖梨、盐蒸橙子、烤橘子、金桔蜜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热咳 百度百科词条 寒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1-30
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的区别: 风寒咳嗽主要以咳谈稀薄,白色,易咳出。 风热咳嗽主要以声音嘶哑,咳嗽黄粘稠,量少、咳痰不爽 一、风寒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稀,气急咽痒,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发热、无汗、肢体酸痛等。一般选购: 1、通宣理肺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20毫升。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解肌宁嗽丸:口服,每日两次,1岁每次服半丸;两岁以上每次服1丸。适用小风寒咳嗽。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二、风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一般选用: 1、川贝止咳露: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毫升。服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禁用。 2、川贝清肺糖浆: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30毫升。不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大便溏泄患者及婴儿最好不用。寒咳、胃寒呕吐、糖尿病患者禁服。 三、痰湿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喉间常呼噜呼噜作响,胸闷吐清水,不想吃东西等。一般选用: 1、橘红片: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6片。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寒咳、虚咳不宜服。 2、苏子降气丸:口服,成人每日1-2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肥腻食物;避免风寒;热咳、虚咳、干咳无痰患者禁用。 四、痰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声连连,痰少质粘,难以咯出,发热咽干口渴,胸闷胁痛气喘等。一般选用: 1、二母宁嗽丸: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丸。风寒咳嗽、痰量多而持续咯痰的患着不宜服;忌辛辣食物。 2、止嗽定喘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10毫升。患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本品。 五、阴虚燥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不易咯出,咽干或疼痛等。一般选用: 1、养阴清肺膏:口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忌辛辣油腻食物;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孕妇、糖尿病患者禁服。 2、百合固金丸: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丸。服药期间,不宜抽烟喝酒,不宜吃油腻、腥冷、辛辣食物。脾虚大便溏泻者忌服。 3、秋梨润肺膏:口服,每日两次,成人每次10-20克。忌辛辣食物;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