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佟(佟佳氏):八旗子弟中的一个姓氏,属于满洲八大姓之一。
2. 关(瓜尔佳氏):八旗子弟中的一个姓氏,也是满洲八大姓之一。
3. 马(马佳氏):八旗子弟中的一个姓氏,同样是满洲八大姓之一。
4. 索(索绰罗氏):八旗子弟中的一个姓氏,也是满洲八大姓之一。
5. 赫(赫舍里氏):八旗子弟中的一个姓氏,属于满洲八大姓之一。
6. 富(富察氏):八旗子弟中的一个姓氏,同样是满洲八大姓之一。
7. 那(那拉氏):八旗子弟中的一个姓氏,也是满洲八大姓之一。
8. 郎(钮祜禄氏):八旗子弟中的一个姓氏,属于满洲八大姓之一。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亏仔培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各旗当中因族源不同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满洲、蒙古、汉军同属一旗,旗色亦相同,惟从军、入仕待遇略有不同。八旗军人数最多时有27万人。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又称旗人,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清兵入关的时候,这些“旗下人”或者说“八旗人”的男丁,大抵是能骑善射,勇于征战的。入关以后,他们大抵受到了世代的优待。和皇室血缘亲近,地位崇隆的,当了王公大臣,什么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之类。地位小的,当什么参领、佐领;最小最小的,也当一名旗兵。由于他们参与“开国”有功销唯,地位特殊,世世代代食禄或者受到照顾。特别是满洲旗的“旗下人”,更加享有特殊的身份,他们大抵是满洲人,但也有早年祖先就跟随清宗室到处征战的汉人,即归附已久的“旧人”置身其间。
清代的制度,规定他们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在京的也不准随便离京。凭祖宗的福荫,他们好些人世代有个官衔,领月钱过活。一般的旗人要做事就得去当兵,领一份钱粮。但是家族繁衍,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名义上还是参领佐领,但实际上已经并不带兵,有的人名义还是骁骑校,但是已经不会戚搏骑马。更甚的,由于子孙大量繁殖的结果,每家每户的“月钱”不可能累进,“粥少僧多”,就分薄了收入。旗兵的名额有限,也不可能随便入营。加上上层人物的贪污腐化,大吃空额,能够入营的旗兵相对来说就更加有限了。这样,世代递嬗,不少“旗下人”就穷困下来。他们之中某些有识之士,也觉得长年累月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也有去学习手艺的。但是这样的人,反而受旗籍人的冷眼,认为他们没有出息。所以就其压倒的多数而论,“旗下人”大抵是游手好闲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