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赋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竹赋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晦叔读书南斋之上。路折西南,万竹苍然。其偃蹇挫折者,如忠臣节士赴患难而不辞。其婵娟萧爽者,如慈孙孝子侍父祖而不违。其挺拔雄劲者,气毅色严,又如侠客与勇夫。其孤高介特者,格清貌古,又如骚人与臞儒。

予虽朝夕吟啸于其下,曾无以名其美而状其奇。然泛观宇宙之中,万物均函育于一气,而有刚柔坚脆之不齐:荣者必悴,盛者必衰,实繁者易剥,色丽者早萎。惟松柏之有心及竹箭之有筠,足以阅寒暑而贯四时。春日载阳,竹于是时清而不腴;冬日祁寒,竹于是时秀而不癯。今而后见其含德之有常,特操之不移。

译文:我读书的南书房的上面,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的伸向西南方向,周围有无数的竹子苍翠茂盛。它们中间长的弯弯曲曲,在生长过程中经受压制,阻碍的,就像忠臣、有气节的志士奔赴灾祸危难而不找借口推辞。

它们中间姿态美好、洁净闲适的,像仁慈善良孝顺的子孙侍奉父亲祖父而没有一点违背叛逆。它们中挺立雄伟有力,气质刚毅气色严正的,又像侠义之士和勇士。它们孤高不随流俗的,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范,又像诗人和清瘦的儒者。

我虽然整天的在竹林下吟诗读书,也不能用语言说出它们的美丽,更不能描绘出它们的奇特。然而,总的来看宇宙之中的万物都是从自然之气中孕育而出的,却有刚强、柔韧、坚硬、脆弱等不同;草木茂盛的一定会憔悴,草木旺盛一定会衰败,果实长的多的容易脱落,颜色艳丽的会过早的枯萎。

只有松柏的内部实心和竹箭的外表青皮,完全能够来经历严寒酷暑而四季生长。春天阳光温暖时,竹子在这时清瘦而不丰满;冬天大寒时,竹在这时秀美而不瘦弱。现在才能见到它们有高尚的道德,坚定不移的特别的情操。

拓展资料

作者【宋代】王炎,本文选自《双溪类稿》,有删节。赋:古代的一种文体。王炎,南宋人,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文中“晦叔”指作者自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竹赋王炎晦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3
竹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赋,写于晋代。以下是竹赋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落落难望系高根,我丽春华惜九犇。
掉首徐言斯异域,感焉吐辞未甚言。
上窥无由到穹峯,跋涉崎岖不寻径。
路傍过客沃若雪,应被斯言暖余冰。
青绮浦畔明霞散,北阙关山白日明。
霜鬓几人休望月,槿花一任蔓延龄。
东篱菊白西篱萧,劝君更尽一枝春。
翻译:
高高的竹子难以仰望,我美丽的春花仙子为牛岁庆惋惜。
低头缓慢地说出这异国的感受,感叹止步于此。
仰望天穹,没有缘分到达巅峰,攀爬曲折,找不到路径。
路边过往的旅人像大雪一样的热情,应该可以用这些话温暖冰冷的自己。
在青色的河岸,晴日中的霞光散发光芒,在北阙山关,阳光洒下一片白炽。
像寒霜般的鬓发,无法期待唤回月色,而蜾蜡花只能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延长。
东边庭院里的白菊,西边篱笆上的萧瑟,劝君再尽春之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