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总体规划中,敬老院是属于什么性质用地?

如题所述

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

一、合理界定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范围。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管等服务的房屋和场地设施占用土地,可确定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老年酒店、宾馆、会所、商场、俱乐部等商业性设施占用土地,不属于本《意见》中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二、依法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土地用途和年期。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在办理供地手续和土地登记时,土地用途应确定为医卫慈善用地。

扩展资料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现阶段最优化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在社区内整合和调动各种医疗、养老资源,就近、就便发展互助养老。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居家养老护理”。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是我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从率先老龄化国家的实践看,养老最终要回归家庭。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多、增长快,在现有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居家养老的支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0

在乡镇总体规划中,敬老院是属于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敬老院(geracomium),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办,能接收有各种各样需求的老人。

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机构简介

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或抚恤金的一部分。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

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5
晕~本来是想推荐答案的。。。貌似没一个靠谱。。。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应属于“公共设施用地(C)”中的“其它公共设施用地(C8)”--“除以上之外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01
公用配套设施用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2-19
"医卫慈善用地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