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概述

如题所述

剑桥方程式是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C.庇古于1917年提出的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它又称现金余额方程式。庇古在其论文《货币的价值》中,通过M=kPy这一函数来描述货币需求,其中y表示实际收入,P是价格水平,Py代表名义收入。k则是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的比例,这表明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和现金持有率的函数。


庇古的这一理论建立在A.马歇尔的货币数量论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受持币时间和持币量影响,而这又取决于财产和收入中以货币形式储存的部分,即“备用购买力”。马歇尔假设这部分购买力以一定量的小麦代表,因此货币的购买力与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小麦量成正比。庇古将这一理论数学化,形成M=kPy的方程式。


在M=kPy的方程中,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y保持不变时,货币需求受k和P的变化影响。k的变动反映了人们对资产选择的权衡,增加现金余额会导致k增大,从而推低P,因为P与M和ky成反比。这就是“现金余额说”,它强调现金余额对货币价值和物价的影响。庇古同时也注意到货币供给对币值的影响,即P与M成正比。他假设在一定时期内,k是恒定的,反映了交易方式的稳定性,因此货币价值主要由货币的供求决定。


扩展资料

剑桥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该论证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有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