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近届竞赛题。复制 粘贴 或网址都行

如题所述

初中物理竞赛题初中物理竞赛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24道单项选择题,其中第1~第18题每题4分,第19题一24题每题5分;第二部分共8道填空题,每题6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中可以用计算器。
4、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格内(不要求过程)。
5、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个人带回。
6、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 分析下列几种现象中温度变化的 原因,其中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
它应该是( )
(A)开啤酒瓶盖瞬间,瓶口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会降低
(B)化妆晶或杀虫剂之类的自动喷剂,当喷了一会儿,罐身温度会降低
(C)用打气筒打气,过了一会儿就感到筒身发热
(D)夏天,用嘴向手背快速吹气,会感到凉意
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A)a (B)b (C)c (D)d
3、如图2所示,烧杯内装有90℃的热水,一物块A正好悬浮在水杯内,当水的温度降至10℃的过程中,物块A将( ) (A)下沉 (B)悬浮 (C)上浮 (D)上下振动

4、无云的晴天里,某同学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直杆,地面上OA是这根杆在太阳光下的投影,过,了一段时间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OB,且OA=OB,如图3所示。则AB所指的方向是( )
(A)东(B)西(C)南(D)北
5、如图4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
(A)A的左侧 (B)A、B之间 (C)B、C之间 (D)C的右侧
6、早在公元前305年,著名天文家埃拉托色尼就已经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与现代科学公认的地球周长的真实值相差不到0.1%。他在研究中发现,每年夏至这天,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正午的太阳光正好直射到城内一口深井的底部,而远在S千米以外的亚历山大城,夏至这天正午的太阳光却会使物体在地面上留下一条影子,他测得太阳光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由此得出地球的周长为( )

7、如图5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3个 (B)6个 (C)9个 (D)无穷
8、水滴从空中落到平静的水面后再弹起,如图6所示的是对这一
过程拍摄的部分镜头,则按时间由先到后的排序应该是( )
(A)① ② ③ ⑤ ④ (B)⑤ ① ② ③ ④
(C)③ ⑤ ④ ① ② (D)② ③ ⑤ ④ ①

9、一只封闭的小箱子,自重为G,内有一只重为Co的小蜜蜂,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关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蜜蜂在箱子内水平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B)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G+Go
(C)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下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小于G+Gn
(D)若小蜜蜂在箱子内倾斜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Cn
10、如图7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通大气
(A) 甲瓶中的液面高 (B)乙瓶中的液面高
(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1、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断路 (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 (D)电阻R短路
12、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导致电压表V2读数变大,则下列关于其它电表读数变化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1、A读数均变大 (B)V3、V读数均变大(C)V、A读数均变大(D)V3、V1读数均变大
13、如图10所示,轻质细杆ABC的A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面上,C端悬挂一重物P,B点与一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系于墙面D点。整个装置平衡时,细杆正好呈水平。关于细杆在A端所受外力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4、甲、乙两人质量之比为5:4,他们沿静止的自动扶梯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为3:2,甲跑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1。当甲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开动自动扶梯把甲送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2。那么,当乙用原来的速度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跑上楼时,所用的时间为( )
15、如图12所示,高度为L、横截面积为s的物块浮在盛水的杯内,杯内水的高度恰好为L。已知杯子的横截面积为2s,水的密度为Po,物块的密度为专Po,现用外力将物块按入水底,则外力所做的功至少是( )

16、如图13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均匀大木板ABC,已知AB<AC<BC。现在有甲、乙、丙三个人来抬木板,甲抬A角,乙抬B角,丙抬C角,则抬起来后,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关系是( )

17、如图14所示,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抬着一根长木头向寺庙走去,甲和尚抬着较粗的一端,乙和尚抬着木头的中间部位,丙和尚抬着较细的一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轻,乙的负担顿时加重
(B)当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重,丙的负担顿时变轻
(C)当乙的作用力减小时,甲、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增加,但△F甲>△F丙
(D)当甲的作用力增加时,乙、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减小,但|△F乙|<|△F丙|

18、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欧,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欧,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2.5欧一10欧 (B)0欧~20欧
(C)2,5欧一20欧 (D)0欧一10欧
19、假设体积相同的小球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两个体积 相同、重力分别为2牛和3牛的小球之间用短细线相连,细线强度足够大。现将这两个小 球从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上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当两球匀速下降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
(A)0牛 (B)0.5牛 (C)1牛 (D)2.5牛
20、甲、乙、丙三同学先后用一个不等臂天平来称量某散装物品。甲先取一部分物品放在右 盘,当左盘放人7克砝码时,天平正好平衡;接着,甲又取另外一部分物品放在左盘,当右 盘放人14克砝码时,天平正好平衡,甲将前后两次称量的物品混合在一起交给了老师。 乙、丙均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只不过乙前后两次在左、右盘内放置的砝码分别为10克、10克;丙前后两次在左、右盘内放置的砝码分别为9克、12克。老师把三位同学交来的物品 用标准天平来称量,发现上述三位同学称出的物品中,有一位同学称量的正好是20克,那么该同学一定是( )
(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均有可能
21、某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如给该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R1,则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5伏;如给该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R2,则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6伏。现将电阻R1和R2并联后再与该电压表串联,如图16所示,则此时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u为( )
(A)3.5伏 (B)4.0伏 (C)4.2伏 (D)4.5伏

22、如图17所示,两平面镜垂直放置,某光线PA以入射角。入射到镜面M上,经平面镜M和N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BQ与PA平行。现将两平面镜以过。点且垂直于纸面的直线 为轴同时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p(p<。),假设镜面足够大,则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距离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3、如图18所示,两平面镜A和B之间的夹角。为9。,自平面镜B上的某点P射出一条与B镜面成p角的光线,在p角由0‘至180‘范围内(不包括0。)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当p取某角度时,光线经镜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恰好能返回到P点,则符合该要求的p的个数有( )
(A)1个 (B)4个 (C)6个 (D)9个
24、在图19所示的暗盒中装有三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暗盒有1、2、3、4四个接线柱。在接线柱l、2之间接一个电流表A1,在接线柱3、4之间接一个电流表A2。现将电压恒定的某电源接在接线柱1、4之间,电流表A1、A 2的读数正好相等;如将该电源改接在接线柱2、3之间,电流表A1、A2的读数仍然相等;如将该电源改接在接线柱1、3之间,电流表A3的读数是电流表A2读数的2倍。那么当该电源接在接线柱2、4之间时,电流表A1的读数与电流表A2读数之比为( )
(A)1:l (B)1:2
(C)2:l (D)1:3

第二部分:填空题
25、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_____ _℃。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C不变时,外界温度为______℃。
26、将一根粗细均匀、质量为M的铁丝弯成直角,直角边边长之比AC:BC=m:n(m>n),将直角顶点C固定,如图20所示,当直角铁丝静止时,BC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则sin0=_______,若在B点悬挂一物体,将使0=45°,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
27、甲、乙是两个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完全相同,甲球恰好能在水中悬浮,p甲=3.0X103千克/米3,p乙=2.0X103千克/米3,P水=1.0X103千克/米3,则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当把乙球放入水中时,乙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占乙球体积的________。
28、某溶液的密度P随溶液深度h按照规律P=Po十kh变化,Po=1克/厘米3,k=0.01克/厘米4。用不可伸长,长度为5厘米的细线将A、B两个立方块连在一起并放进溶液内。已知VA=VB=1厘米3,mA=1.2克,mB=1.4克,则平衡时立方块A中心所在的深度为 厘米,细线上的拉力为________牛。(假设溶液足够深)
29、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米/秒和10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当两船相隔一定距离时,两船上的驾驶员同时拉响了汽笛,驾驶员在听到对方的汽笛声后立刻开亮自己船上的探照灯。若两船驾驶员探照灯打开的时间正好相隔0.2秒,则表明拉响汽笛时两船之间相距_________米,甲船亮灯时距离乙船__________米;乙船亮灯时距离甲船________米。(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30、A、B两地之间仅有一条公路且相距300千米。从A地早上9:00起每隔45分钟开出一辆汽车驶向B地,车速为60千米/小时,下午15:00,A地开出最后一班车。另外每天由B地早上8:00起每隔1小时也开出一辆汽车驶向A地,车速为75千米/小时,下午16:00,B地开出最后一班车。则由A地早上9:00开出的班车在行驶途中能见到____________——辆由B地开出的班车;由B地下午15:00开出的班车在行驶中能见到____________辆由A地开出的班车。(进出站时除外)
31、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个市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违反交通法规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会给国家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对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此试举一例,如图21所示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米,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V甲=36千米/小时,V乙=54千米/小时。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1=4.5米,宽度d=1.8米。当甲、乙两车沿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S2=3米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且S1=10.5米),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L2=1.8米。那么当自行车车速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将与甲车相撞;当自行车车速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将与乙车相撞。设两轿车均在车道中间位置行驶,且不考虑轿车的制动情况。

32、如图22(a)所示,R为滑动变阻器,R1、R2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电流,纵轴表示电压。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将电压表V1、V2的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两条图线分别画在坐标系中,如图22(b)所示。则根据图线可知电阻只R1=________欧,电阻R2=_________欧。
网址 zxwl.dgjyw.com/Article/UploadFiles/201009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一条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3-1所示。这时
可以听到______所发出的声音,它是由____引起的。因为,在人听觉的范围内,
任何物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_______。

2.如图3-2,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
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音叉的_____通过____传给
___。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听到由音叉发出来的声音。当把音叉放在真空的瓶子中,
音叉仍然振动,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声音是由_____产生的,必须通过_____才能向外传播。
4.你听不见手的挥动声,是由于_______。人能听见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
(1)________,(2)________。
5.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时,
_____传播最快,_______传播最慢。
6.在离开高墙17米以外拍拍手掌,立刻可以听到自己拍手掌的声音传了回来,
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
7.如果你站在用石灰和沙土所砌成的粗糙的墙的前面,在用力拍手掌,也听不
见掌声的回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
8.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高低决定于_____,声音的大小决定于_______。
9.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和_____。
10.客观环境的调查中,农村人口的寿命比城市人口长,在很多原因中跟声音
有关的有_____污染造成的,农村的_____污染较小。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
2.男女声音的不同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才有音调高低的不同。〔 〕
3.声音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有振动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 〕
4.任何人都喜欢音调不变的一种声音。 〔 〕
5.各种声音的振动快慢都相同。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面括号内),(每小题8分,
共24分)
1.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
在这个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 〕
A.只要有发生器——声源就可以
B.必须具有声源和空气
C.必须有声源和声音的传播物质
D.只要有发生物和传播物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
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递的物体,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物体
C.在声的传递中,声源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只是通过传播物向外传播的
D.声音是在生物的听觉所能感觉得到的一种振动
3.大多数人都喜欢听听音乐、乐曲动人与否的原因是: 〔 〕
A.音调的高低转化
B.响度大小的变化
C.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要素的谐调性的统一
D.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者的统一还不够,还必需有音调和响度自然变化
四、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
把发声物体放在玻璃罩里,用抽气泵把罩里面的空气抽空。
1.在抽空过程中,你听到的声音将_____,最后______。
2.如果用秒表计时,能否计算出抽空罩内空气的时间:____,这种确定把
罩内空气抽尽的时间的测定方法是_____。
3.声音需要两个条件:振动和传播物质。这个实验是把哪个条件去掉了,
答:___________。
五、问答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5分,共11分)
1.在声音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他们的说话就可以分出是男同学还是女
同学,为什么?
2.在室内说话要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亮,为什么?
六、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35米/秒。一架在2680米高空飞行的飞机发
出来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
声纳。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秒
钟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答 案
一、(每小题3分,共30分)
1.橡皮筋,橡皮筋的振动,声音;
2.振动,空气,轻质塑料小球造成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必须通过
物质才能向外传播;
3.物体振动,物质;
4.手振动的太慢 (1)蚊子翅膀的振动较快,能引起人的听觉;
(2)振动由空气传到人耳;
5.固体,气体;
6.声音遇到障碍物发生了反射,回声;
7.声音被墙吸收;
8.声波的频率,振幅的大小和离声源的远近;
9.音调,响度,音色;
10.噪声,噪声。
二、(10分)
1.√2.√3.×4.×�5.×�
三、(每小题8分,共24分)
1.B、C
2.B、C、D
3.D
四、(15分)
1.逐渐变小;听不到声音
2.能够;从抽气开始计时,到听不见声音时停止计时,此间所用的时间
即为抽气时间
3.传播声音的物质
五、(11分)
1.女同学的声带振动快,所产生的声音音调高。男同学的声带振动得
慢些,所产生的声音音调比女同学低。(6分)
2.教室内存在反射的回声,它是回声与所发出声音的混合。同时由于
回声反回时间很短,与发话时差值小,人的听觉感觉不到,所以在
教室内听到的声音很响亮。操场上较空旷,不容易产生回声,同时
声音又向四处发散,这样声音就不如教室中响亮。(5分)
六、(每小题5分,共10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3
http://wenku.baidu.com/view/0b62800abb68a98271fefa9a.html
2010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