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边红军游击战历史意义

如题所述

在历时三年的鄂豫皖边游击战争中,红军与游击队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共计击溃了国民党军队18个营和15个连,以及众多的保安团队。这段历史时期内,他们的英勇抵抗对区域内的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全国抗日战争的爆发,红二十八军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于1937年7月下旬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协商。经过谈判,双方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协议,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一决定标志着他们的战略目标发生了转变,从内部斗争转向了国家共同的抗日大业。


根据这一协议,鄂豫皖边的红二十八军和游击队集结了大约1800名战士,他们在黄安(现名红安)县七里坪集结,进行改编,成立了新四军第四支队的第七团、第九团以及手枪团。这支队伍满怀抗日热情,毅然决然地奔赴抗日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团结抗日的承诺,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贡献了重要力量。




扩展资料

鄂豫皖边红军游击战发生在1934年11月~1937年7月的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 。 "红二十八军重建后,即在太湖、宿松、英山、霍山、潜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并着手建立游击根据地。不久,在敌人第二十五路军、第十一路军的追堵下,遭受一些损失,红八十二师师长罗成云和政治部主任熊大海不幸牺牲。红二十八军主力在高敬亭率领下,依托大别山辗转游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