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肝!!

怎样才治好!乙肝这个病!!

楼主,你好! 1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乙肝的发病机理为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从而对已感染发生攻击和清除反应 2必须经专业医师开方用药,耐心和医师配合,耐心用药完全可以康复:乙肝主要是唾液传播、血液传播、精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乙肝患者要想治好就必须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吸烟喝酒,不要过于劳累,要保持通足的睡眠最低8-10小时;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吃清淡含营养的食物;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考虑治疗,你可以用太普叮、肝细胞生长素注射,吃进口强肝宝,定期化验HBV-DNA就能看到病毒慢慢的下降,过一定的时间,你的大三阳就会转小三阳,再过一段时间,小三阳也会没了,就证明你全面转阴了,这时候还要保持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出现抗体,就恭喜你全面康复了。治好乙肝不要盲目买药吃,一定要在懂行的医师指导之下使用,那样会康复效果最为理想 3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V病毒监测,根据医师意见指导性治疗,尽量转阴。 避免劳累,戒烟酒,不吃刺激,油炸的食物。 注意不要传染给其他的周遭的人 注意性生活,要有防护措施 4具体生活注意的事项:乙肝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即休息、营养为主,药物治疗相辅的疗法。由于肝炎恢复期患者大多在家治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乙肝的调养也很重要。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休息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体在卧床与站立时肝脏中血流量有明显差别,仰卧可以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在恢复阶段,休息原则是:动静结合,适当运动。可以进行户外散步、日光浴、太极拳等。运动量应逐渐增加,但却不要疲劳。患者应每天保持10小时以上的休息,餐后原则上应卧床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乙肝患者不必强调忌口,饮食可以多样化,原则是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合理的营养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5肝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乙型肝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提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带喝牛奶,多吃蛋黄,动物肝脏,胡萝卜,韭菜,空心菜,金针菜,菠菜,青蒜,小白菜等;多吃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全麦,豆芽,豌豆,花生,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小米,大豆,豆瓣酱,蛋,乳类等;含维生素B6的有动物肝脏,腰子,瘦肉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柿子椒,蒜苗,油菜,野苋菜,山楂等; 由于患肝病时胆汗分泌受到障碍,对维生素K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K1,K2),故应多供给菠菜,圆白菜,菜花,花生油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乙型肝炎患者不宜大量吃糖及高热量的食物 这是因为高糖可在肝内合成低密度脂类物质,使血中甘油三脂等脂类物质增多;体内甘油三酯增高能使血流减慢,血粘稠度增加,微血管中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阻塞现象;另外,肝炎患者休息较多,体力活动少,高糖,高热量的饮食造成营养过剩,促使体内脂类物质增多而易发生高血脂与脂肪肝,从而加重肝炎病变,使之迁延不愈 、乙型肝炎患者应吃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物质基础;患肝病时,因肝脏细胞受损害,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需要蛋白质进行修复,并增强免疫功能,所发要求在保肝疗法中给予高蛋白饮食,一般为每日供给蛋白质97.5-130克,若有血氨增高者,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还应注意供给蛋氨酸,胆碱,卵磷脂等抗脂肪肝物质,故每天要适量进食含量丰富的动物蛋白和蛋氨酸的食物,如淡菜,鱿鱼,瘦肉,蛋,鱼,豆类及豆制品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8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2亿人口中,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耗资达五百亿元。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 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 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8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唯一在部分受损后,还能再生的器官。25%的肝脏被切除后,短时间内,肝脏会再回复原来的大小及形状。 肝炎的症状表现为发烧、体虚、恶心、呕吐、肌肉痛、头昏、头痛、腹痛,而且通常有黄疸,它是早期症状类似感冒,部分患者有肝脏轻度肿大、厌油,腹胀持续且明显,常有齿龈出血及鼻出血。皮肤有毛细血管扩张,手、足掌可见朱砂一样的密集红斑,以大小鱼际明显,称为肝掌。有的人常有低热、月经失调、性功能紊乱或减退,部分患者兼有关节炎、肾炎、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肝外损害表现。感染性的肝炎在黄疸出现的2至3周及出现后的1周均具传染性,患者的粪便中带有肝炎病毒,因此需隔离治疗。 肝炎是最常见的严重传染病,它通常被分为5型,既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及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肝炎种类。此二型均由病毒引起且都有传染性甲型肝炎是藉由人与人的接触、饮食、粪便及其他接触方式而传染的。乙型肝炎则藉由污染的针头及针筒、吸血昆虫、输血及某些形式的性行为而传染。85%的同性恋患者有此疾。乙型肝炎传染性极高,而且有可能致命。 丙型肝炎一般通过血液传染,如输血和污染的针管等。丙肝一般症状较轻或根本没有症状,20%30%的病毒携带者1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丁型肝炎只出现在乙肝病人中,并加重病情。它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或性接触传播。戊型肝炎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墨西哥,它与甲肝的传播途径类似,但危险程度比甲肝要高。还有一种毒性肝炎,与病毒无关,可能由化学物质、注射、饮食、或经由皮肤吸收毒素等原因所致。氯化的碳氢化合物及砷化物均是导致肝炎的毒素。肝脏受损的程度视接触量的多寡而定。 肝炎的治疗目前主要是抗病毒、保肝,改善肝脏炎症情况,防止发生肝纤维化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消灭乙肝病毒的特效药物,但抗病毒的药物还是很多的,如干扰素、无环鸟苷、拉米夫定等可以试用,但不能保证使表面抗原转阴。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个人的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一方面使自身有能力消除乙肝病毒,另一方面保持目前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不再发病。 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俗语说“三分治七分养”,因为药物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在保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作用。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小心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也现黄疸或转氨酶显著上升时要卧床休息外,一般症状不多、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应适当活动,注意动静结合。选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时,一定要有医生指导。
第3个回答  2014-04-29
1、乙型“肝炎”简称为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所导至的肝脏发炎。由于乙肝病毒并不直接损伤肝细胞,是可以与人长期和平共处的,因此当处于和平共处状态下,有脏是不会发炎的。既然肝脏并没有发炎,因此就不能称为是乙型“肝炎”发作,这种状态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不属于疾病状态。 2、肝炎发作是有相关的不舒服表现的,是需要进行治疗的。可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却因为不属于疾病状态,因此并没有不舒服的表现,不需要进行治疗。 3、再打个比方来说明吧,人体的鼻腔中有许多细菌,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细菌携带者”,但是又有多少人会得“鼻炎”呢?如果你并没有鼻塞这种鼻炎的症状,你会跑去看医生吗? 4、乙肝病毒的至病性与传染性是非常的弱的,因此才会有乙肝病毒携带。人要是被萨斯病毒感染上了,可是不会有萨斯病毒携带的,而且与其生活在一起的人是要被隔离观察处理的。国家卫生部2006年最新统计表明,中国有96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将近十分之一了,如果都要被隔离处理,而且都会产生急性严重的至死性的病症,那么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的景象。请仔细体会一下吧。
第4个回答  2014-04-28
乙肝是在甲肝发现的基础上,又发现的一种肝炎病毒,以先发现称甲,次之称乙,再次之称丙,.....以此类推而得名。甲肝乙肝均为传染病类,但甲肝病毒系胃肠道传染,可由病人涎沫,鼻涕直接传染,因它病毒系胃肠道,故易治愈;而乙型肝炎病毒系血液上,一般多由乙肝病人携带药的血液传染,因它病毒糸附着在血液中,故难治愈,有许多乙肝病人终身带菌,但只要肝功正常,一般可不用服药,但半年要做一次肝功检查,如果肝功出现异常,必须得对症治疗,因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功能,感染乙肝病毒后,肝脏受累,再长期服药,更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因此肝功更易出现异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