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鸡方法

饲养鸡要具备哪些条件?用什么饲料给鸡吃最好?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

度如下表 周 龄 育雏舍(室、箱) 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 内相对湿度(%) 白 天 晚 上 1

-2 3-4 5-6 7-8 8周龄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

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

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

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

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

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

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

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

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

,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

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

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

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

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

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

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

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

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

、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

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

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

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

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

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

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

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

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中鸡的

科学饲养 (一)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1、平养: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

木糠、刨花、谷壳、短稻草、粗砂等),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此方

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2、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内饲养。是现代化

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放养

: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二)

饲养管理 中鸡,一般指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

年鸡、后备鸡。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1、日粮的需求

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

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这一阶段鸡的营养

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

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

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

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栖架。 为了促进鸡骨骼、肌

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鸡舍以5-10只鸡为宜。平养方式应扩

大运动场地,并在场内设置砂池,以便鸡进行砂浴和增加活动量。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进行放牧饲养

。因为,野外牧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放牧的鸡活动量大,同时还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籽、昆虫、

矿物质等饲料,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随着鸡的生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粪量也相应增加,鸡

舍内容易污浊。因此,要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舍内

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另外,应及早训练鸡群上栖架,避免对外开放体与粪便接触,

从而减少球虫病等疾病的发生。 3、分群饲养和及时去势劣种公鸡。 为了保证鸡群均衡生长,应及时进

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公母鸡更要注意分群。因为公鸡较强,吃料时常排挤母鸡,而且公鸡比母

鸡性成熟早,追逐母鸡,使母鸡终日不得安宁,影响母鸡的正常发育。所以,一般能明显地分出公母时

就应分群饲养。对于2-3月龄的小公鸡,根据需要留作种鸡外,其余不符合种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鸡

出售或去势上笼饲养。小公鸡经阉割去势后发生性情温驯,活动减少,增重快,易育肥,肉质好且饲料

报酬高。公鸡适宜的阉割时间,一般为45-90日龄。 产蛋鸡和种鸡的科学饲养 饲养产蛋鸡和种鸡的目的

,是得到更多的蛋和质量好的种蛋。因此,两者在饲养管理上基本相同。 (一)产蛋鸡的日粮配合 饲

料是保证母鸡产蛋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搭配饲料是保证母鸡多产蛋的先决条件,根据产蛋鸡对营养的需

要,在日粮中应保持16-18%的粗蛋白质,代谢能2600-2900大卡/公斤。而能量饲料或称淀粉料不宜过多

,以免母鸡身体积聚脂肪过多影响产蛋。同时搭配给1-1.5%的钙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满足鸡对维生

素的需要。 此外,要保证新鲜清洁的饮水。据了解,母鸡在24小时内得不到饮水,会使产蛋下降30%左

右,至少10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二)适宜光照与温度 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

对鸡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据介绍,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34

-40%。适宜的光照时数,一般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总时数,当年初产母鸡为14-15小时,成年经

产母鸡为15-16小时。 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

适应范围(惟15-21°C为宜),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C,饲料的消耗下降

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C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放散体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

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三)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与安静 鸡舍空气清

新与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力影响很大。因为鸡只体温高(41-42°C)、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

,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除有害气体,避免缺氧,降低湿度(鸡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

以减少疾病感染。 此外,鸡性怯弱,易受惊扰而产蛋减少,如因某些原因捉捕,引起鸡只炸群,惊慌飞

逃,往往在一、二天内产蛋量下降30-50%。同时还会出现下软蛋的薄壳帽。所以,应尽力保持鸡舍周围

安静。 (四)及时催醒抱窝母鸡 母鸡产生巢念抱窝是母性的表现,也是鸡繁殖后代的本能,素养鸡抱

窝后,由于食欲减退,消耗体质,而产蛋停止。如加以处理,少则停产20天,多则30-40天以上。人工催

醒抱窝母鸡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几中。 1、把刚抱窝的母鸡关在笼里,吊在光亮的地方,使

其不能长期伏卧,这样很快的醒抱。 2、采用“一穿、二刺、三灌醋”方法。先用一根羽毛横穿抱窝母

鸡的鼻孔,暂不取出;再用针分别刺入抱窝母鸡的两脚跟中部约1公分深,每天一次,然后再给抱窝母鸡

灌服2匙酸腊醋,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即可醒抱,如一次未醒抱,可连续用2-3次即可。 要使母鸡多产蛋

,除做好饲养管理外,在技术还要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要选择饲养高产品种的母鸡。 2、注意

选留高产的个体母鸡。 3、搞好鸡群更新。通常母鸡产蛋第一年最高,第二年比第一年减少20%左右。而

第二年以上的老母鸡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且蛋理较头年大8-10%左右,头年产蛋较多的素养鸡在以后2

-3年内产蛋也较多。产蛋三年后的母鸡,除个别优良且产蛋量较高的母鸡外,一般都应予淘汰。 鸡的育

肥 不作留种用的中鸡或肉用仔鸡的饲养后期,采用上笼育肥,可以在短其内获得更多的肉和脂肪。育肥

方法主要是创造一个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并通过限制鸡的活动和增加演粉和脂肪较多的饲料,以促

进肌肉的丰满肌肪积累,从而达到育肥的效益。 具体做法: 1、驱虫:鸡体内有寄生虫,会影响育肥。

因此,育肥前,应进行一次驱除鸡体内的寄生虫。 2、上笼饲养:经过驱虫后的鸡,一般要笼养育肥,

以便限制鸡的活动。同时,鸡舍内要保持黑暗与安静的环境,使鸡饱食后安睡。 3、供料:育肥鸡主要

靠体内积累更多的脂肪。因此,育肥鸡日粮应以玉米、稻谷、小麦、木薯、红薯等淀粉性饲料为主,适

当减少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以免造成浪费,且影响肉质风味。有条件的可利用一些榨油的下脚料或菜油

人微言轻鸡饲料添加剂,育肥效果更佳。育肥鸡可少喂或不喂表绿饲料。 一般经15-20天的育肥,鸡的

肥度符合要求,就应及时处理,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育肥期一般不宜超过一个月,否则鸡的增重就

不再明显增加,甚至可能掉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方法如下:

1、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2、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

3、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 

4、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

5、鸡舍内要保持黑暗与安静的环境,使鸡饱食后安睡。 

养鸡是农业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山地养鸡、塑料大棚养鸡和笼养鸡等方式,利用鸡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植物饲料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鸡肉、鸡蛋的生产行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1

养鸡时鸡的生长阶段不同,饲养方法也就不同。若是雏鸡,此时比较脆弱,要控制好温度,前三天在35度左右,后期每隔三天降低一度,一个月左右稳定在25左右。青年期要在舍内喂饲料,最好是将公母分开,每次投喂不可过量,种鸡不能吃太饱。一般两三个月的每天喂三次,三个月后减少一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