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 第一书记 这部电影,我们公司让写部观后感。哎 看的看的都睡着了。朋友们帮个忙。别复制

非常感谢。

  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回想为什么很多感人的真人真事经宣传反而变假了,因为宣传的时候只把光环灯打上了,忘了模特们没有化妆,他们是真实的人,不是塑胶人,不是摆在台上仅供观赏的图片,他们在生活中,人们怎么会相信脱离了生活的高尚,如果有,或者远远膜拜,或者嗤之以鼻,在自己看得到的高度仰视才不会脖子酸,是我自己的谬理。影片中的“书记”,便是如此,已有的事业停滞不前,他想成功,想实现个人价值,这是没有一点错误的。于是他想抓住那个机会,到“小岗村”做一名村支书,做一番事业,改变自己的人生。
  即便是跟你一起旅行的朋友,也不见得会与你看到相同的美景。也许他正好走神,也许审美观本来不同。就像影片中那位“过来人”所讲,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去,如果后退三年我也不会去。沈浩没有听,他坚定不移的去了,而且不管对谁,他都会说“值得”,不然也不会留下那么多年。那么相信自己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与错、真与假只有自己面对了才最信得过不是吗?

  放手去做,有准备的去做,踏踏实实的去做。做自己想做的事,首先这些事必须是经过选择的,想干嘛干嘛那是去了天堂,法律道德等等,这些是不能绕过的,包括审时度势。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到处挖井,而是为了取水,是怀着某个目的为之。沈浩启程的时候,带了很多资料,有备而去,所以在遇到众人怀疑的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当时在开村委会,大家看惯了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挂职派”,对他没有丝毫的信心,而他就是用自己前期的准备和真诚的态度,让人们开始相信这个人真是想做点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3
看这种电影确实想睡觉。。

今天看了《第一书记》,感触颇深。 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万世根本”四个字格外引人注目。电影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故事情节紧凑、真实可信;没有口号、没有标语,没有说教,人情味十足,符合常理。总之,这是一部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好片子。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安徽凤阳小岗村优秀村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时间,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他对群众的深情厚意,每一页都流露着他情系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记里,沈浩这样写道:“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爱无声。人们在整理沈浩的遗物时,发现他床下有七双已半旧的鞋,鞋底全部沾满了泥土——那是村民责任田里的泥土,那是全村108户村民院子里的泥土,那是即将竣工投产的1000亩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园的泥土,那是刚刚动工的小岗敬老院的泥土,那是五保户们庭院里的泥土……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小岗人最喜欢他“嗓门大,老远就跟人打招呼”。6年时间,小岗村处 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了解了民情民意,更重要的是要多做顺民心的事,让群众得实惠,沈浩就是这样干的。他在小岗村6年里,始终坚持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奋斗。在他的带领下,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开始生产了,漂亮宽敞的村民小楼盖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平心而论,有些干部也想把工作干好,也想为群众多办实事,也想当沈浩那样的好公仆,但往往苦于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干了不少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自我感觉汗没少流,心思没少用,可群众还是不满意。症结所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沈浩那样的调查研究,没有沈浩的“民情日记”,没有沈浩那七双满是基层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像沈浩那样,用心体察民情,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多做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这样,群众心里才会真正有你的位置。

时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的沈浩,个人生活很简单,可以说“不讲究”:穿5块钱一双的老棉鞋,抽2块钱一包的香烟。到小岗村不久,手上长了老茧,整个人黑了,瘦了……

沈浩在个人生活上一点也“不讲究”,却在履职尽责上一丝也不含糊。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心里装的全是群众,他在小岗的6年,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村民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岗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他说,党员干部不把自己当“客人”,群众才不把你当“外人”。

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沈浩的“不讲究”启示我们:越是在个人生活有条件“讲究”一点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要保持艰苦简朴的作风、淳朴的本色,与群众唇齿相依、冷暖同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