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介绍该怎么写?

请着重主修的课,例如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可以适当地加些各位个人的学习方法。因为没有写过,所以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请写的详细些。谢谢
谢谢两位的回答。

可是不是要吸取别人的经验而写的,而是因为要开班会,要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写的。可是平时没有留意,也没有总结过,也没有写过这种介绍,所以才在这里向各位请教的。麻烦大家尽量多点介绍不同的学习方法,尽量详细些。谢谢

第一:课堂45分钟是最基本的过程,一定要充分利用,万不可用于做作业或讲话;

第二:高中老师决不会如初中一样紧跟在你后面,你会有更多的自主能力,千万不要放松自己;

第三:学习总是万不可退缩,同学和老师都是你最好的帮手,切不可怯于请教;

第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父母的照顾,更应该自己多加照顾,一个小感冒也许会让你惊慌失措。

第五:做到要预习和及时复习,要提前预习,特别是理科,应该将预习时不懂的问题做了标记,上课时要认真听,将这些问题弄清楚。学会复习,每天晚上睡觉前可将白天学过的内容过一遍,做到及时复习。

第六:不偏科,对任何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并竭尽全力学好。每次大考后,对表面出的弱势学科要更加重视,进行反思,将下一阶段的重点放在这些学科上。

语文:首先,在语文试卷中,阅读和作文是两个大板块,因此我们应该广泛阅读书籍,时时积累素材,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第二,选择题的分值也很重,它考查的是我们的字音、字表、用词、修改病句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就应注重日常用语和书面用语的规范。第三,古文的学习也必须积累,除了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外,课后勤查工具书也将提高我们的古汉语水平。

数学:首先,如同其文科一样,上课认真听讲必不可少,然后完成一些老师布置的卷子或练习。然而同其它学科不同,数学题目类型众多,题目量很大,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做题目要有选择性,同类的容易题目可以不做,重点类型的题目一定会做,不会的题目类型一定要琢磨至搞懂,这是三个原则,但并不意味着为了一道数学难题浪费半个晚自习的时间。其次,要养成严密的逻辑性与细心的习惯,不该错的题千万不能错。最后给自己加压亦可,合理利用时间必不可少,我们还是本着“早晨文科,中午自便,晚上理科”的原则,依据自身实际把握一下。

英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汉语一样,学习它需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写作、大量地听力和口语训练,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听、说、写、读能力,培养好语感。从总体上说,英语学习可以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大块,他们互相联系、交织在一起。语音主要通过结合词汇牢记一些普遍规律,平时练习中注意随时记下那些特殊的不规则的发音,对基本词汇能正确拼写出国际音标,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元音和辅音。词汇,重点是课本词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扩展。记一个单词,可想想这个单词的其他各种形式,也可把发音规则相同或读音有某种联系的一组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对单词,尤其是动词的掌握,应凡在句子中、课文中,以词组或句子为单位来记。语法要结合大量阅读和习题来进行,尤其要熟读课文和各种句型的例句,并尽可能地多背课文和例句,这样应试就能触类旁通,许多似曾相识的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大量阅读又能扩充词汇量,训练阅读速度,适应高考需要。

物理:其实我觉得学习物理没有太多的方法,就是要多做练习。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比较少,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来补充。出现上课听得懂,作业也会做,可一考试就“砸”的现象,是因为课后作业题注重基础,知识点单一;考试题运用性强,综合程度高,缺乏适度的过渡性训练造成的。所以,要想在考试中拿高分,不仅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还要自己去找一些相关的练习来做。此外,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如公式则一定要记熟,做题时思路要开阔。

化学:学习化学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关于化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而且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要自己动手推演、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或者动手做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和帮助理解,有时还要动手查找资料来核对、补充某些材料。同时在化学学习中,经过思考提出存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化学事物之间的矛盾,即化学问题,由自己来加以研究和解决,或者在自己解决不了时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活动方法,也是提高化学学习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

政治:首先,我们必须吃透课本知识,将老师所讲的内容铭记于心,了解其真正含义,这样,做题时才能心中有数,即使题目变幻无穷,我们也能应付自如。然后,我们应该做一些习题,以巩固,检测我们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建议同学们做题前,先将课本知识梳理一遍,避免做题时翻书找答案。对于一些做错的题目,应及时订正,以加深印象,不懂的问题应及时向教师求解,不可置之不理,与其“擦肩而过”。再者,对于一些问法不同,但答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题目,应透彻分析其中某一个,达到期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有人认为,在理科实验班不必要在乎历史、政治、地理等文科,其实不然。高一重在分析,打基础,为高一、高二作准备。只有在高一全面发展,各科优秀,才能不断发展自己。

历史:学习历史并不是一件难事,有人说我在说大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学习真的只需两个字——效率。历史最重要的不是上课时认真听讲。上课认真听讲听起来已是俗味十足的老话题。但它的却是学好历史的最好办法。历史不像数学,需要课后做许多习题来发散思维,它就是要去听——听老师讲课。问题又来了——有人问我听了啊,上课还做笔记,一丝不苟的,怎么还考那么差呢?关键是怎样听的问题。我听历史的方法就是当故事听!历史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个小故事,故事里有情节,有人物,有高潮,历史课所讲的不正有这些要素呀?你可以把一个个历史史实看做一个个行动的小故事,我相信每个同学都爱故事,这样你就能培养起历史兴趣,并学好它。当然,我不是说把历史课当作听故事的轻松课,历史是一门课程,不是看过就忘的一篇杂文。这便需要浓缩、归纳与总结了。历史课上发生的事件举不胜举,可以把它们归纳起来,加强记忆。课后亦可做些习题,但我觉得一点点就可以了,20分钟便可。预习也是必要的,可以边预习边做一点习题,效果更好!10分钟便可,周末也要加强复习。历史只需几十分钟而已,难道你不能挤出来吗?

地理:1、课堂听讲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基本质和规律并学习运用。2、对于教材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数据和分布,运用比较、联想、谐音等方法增强记忆举,巩固记忆成果。3、重视图像系统,提高读图能力。4、精选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5、对地理感兴趣,因为喜欢而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4
1、高中学习,不能只是简单的跟着老师走。要开始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第2个回答  2010-12-25
数学只有一个办法,做题,做题,再做题。可以多做基础题,不要做太难的题,因为高考时绝大多数是基础题。做错了要及时复习。英语多背,多听。语文嘛,多看点书,背点诗词。物理和化学要在不断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题。其实这都是个参考而已,别人的不一定好。不然,就不会有的人上清华,有的人打工了。自己多思考多琢磨才是正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25
物理比一定要做很多题,但一定要做很多类型的题,要善于总结,分类,常常有规则的复习
第4个回答  2010-12-25
哈哈 鄙人不才是清华的 还是去年高考省里的前十名 这种高中生夏令营对于高中个人经验要提高成绩 要加强对高考真题的研究 学习方法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别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