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如何理解人格健康的涵义

心理学 如何理解人格健康的涵义

一、 人格的含义及特征: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这一简单的人格定义,包含了许多的内涵,它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
1、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例如,“固执性”这一人格特征,在不同人身上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作为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的结果,这种固执性带有“撒娇”的含义;而在冷淡疏离、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形成起来的固执性,则带有"反抗"的含义。这种独特性说明了人格的千差万别,千姿百态。
2、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较为困难的事情。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例如,一位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他不仅在陌生人面前缄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少言寡语,而且在参与学生活动时也沉默寡言。甚至毕业几年后同学聚会时还是如此。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4、复杂性: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稿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的复杂,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人格表现绝非静水一潭,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而使人格的表现千姿百态。每个人的人格世界,并非是由各种特征简单堆积起来的,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运动系统。
5、功能性: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们经常会使用人格特征来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对挫折与失败,坚强者发奋拼搏,懦弱者一厥不振。面对悲痛,一些人可以将悲痛化为力量,而另一些人则表现为消沉。当人格具有功能性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成败;而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软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二、人格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人格健康是指人格结构与社会环境、自我气质以及内心和谐的统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标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 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6、积极向上的人生关价值观。
三、如何培养健康人格?
1、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养成做事有目的性、行动自觉性、处事果断性、坚持到底的精神。使之胜不骄、败不馁、认真负责、勇于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2、培养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和习惯,锻炼其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便能够不断地消除其自身弱点,并使自己的行为方式能够不断地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人生活内容充实、知识丰富、视野宽阔,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从而易于取得多方面的工作成就,也容易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4、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处理生活、学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绝不回避现实,凡事从实际出发,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严以律己、对于能做到的事情则要努力完成。
5、培养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的精神: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密切与同学、同事、朋友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乐于助人,尊老爱幼、遇事多为别人着想。艰苦奋斗、勇于追求真理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优良品质。 6、培养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自己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把握好人生的航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6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1.客观认识现实

2.全面接纳自己他人及周围的世界

3.自然的表达思想感情而不是娇柔造作

4.专注并热爱工作,有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很少考虑金钱名望和权势等个人利害得失

5.有读出和独立的需要

6.自主的活动

7.永不衰退的鉴赏力

8.经历过高峰体验并感受到震撼,感受到这种体验对于自己人生有重要意义

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

10.与为数不多的人有深厚而亲密的关系

11.民主的态度和作风

12.明确的分辨善恶,区别手段和目的,在不同的情境下一贯的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

13.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4.富于创造性

15.抵制适应现存文化

最后又添加了第16条:

16.能弥合各种分裂和对立从而打到整合协调的状态

个人认为太理想状态脱离实际,难以全部完成,适当做到大多数既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26
严格而言,人格不存在健不健康的问题,只能说心理健康。而所谓的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现在我们所提的健康人格心理学,与之最接近的可是说是心理学家杜。舒尔茨有关成长心理学的提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