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是天文学上所称的活动星系对吗

如题所述

类星体是1963年被发现的一类特殊天体。它们因看起来是“类似恒星的天体”而得名,而实际上却是银河系外能量巨大的遥远天体,其中心是猛烈吞噬周围物质的、在千万太阳质量以上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虽然自身不发光,但由于其强大的引力,周围物质在快速落向黑洞的过程中以类似“摩擦生热”的方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得类星体成为宇宙中最耀眼的天体。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类星体实际是一类活动星系核(AGN)。而普遍认可的一种活动星系核模型认为,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在黑洞的强大引力作用下,附近的尘埃、气体以及一部分恒星物质围绕在黑洞周围,形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巨大的吸积盘。在吸积盘内侧靠近黑洞视界的地方,物质掉入黑洞里,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辐射,形成了物质喷流。而强大的磁场又约束着这些物质喷流,使它们只能够沿着磁轴的方向,通常是与吸积盘平面相垂直的方向高速喷出。如果这些喷流与观测者成一定角度,就能观测到类星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2

类星体,魁霎或类星无线电源,是一类离地球最远、能量最高的活跃星系核。

类星体的特徵

绝大多数类星体都有非常大的红移值(用Z表示)。类星体3C273(QSO1227+02)的Z=0.158,远远超过了一般恒星的红移值。有不少类星体的红移值超过了1,有的甚至达到4以上,至今发现的最远的类星体为ULAS J1120+0641,其红移达到7.1。根据哈伯定律,它们的距离远在几亿到上百亿光年之外。

观测发现,有的类星体在几天到几周之内,光度就有显著变化。因为辐射在星体内部的传播速度不可能快於光速,因此可以判定这些类星体的大小最多只有几「光日」到几「光周」,大的也不过几光年,远远小於一般的星系尺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01
是的。科学家推测类星体是星系形成的初期。
第3个回答  2017-11-01
活动星系就是星体,类星体是星体的前身
第4个回答  2017-11-01
不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