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除了55个少数民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不被大多数人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

中国除了55个少数民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不被大多数人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

艾努人;阿布达里人;克里雅人;托茂人 ;古格人 ;康家人;曼咪人  ;昆格人;诶人  ;八甲人 ;阿克人 ;老品人  ;老缅人 ;毕苏人;木佬人等。

一、艾努人

艾努人是中国新疆的一个民族,属于中国未识别民族的一支,现暂时被定成维吾尔族。不过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人称他们为“阿布达利人”(Abdal),带有贬义。

艾努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和田、墨玉、洛浦、策勒、莎车、疏勒和英吉沙等县。他们与外界交际时讲维吾尔语,对内则使用艾努语,外族较难理解。

二、克里雅人

克里雅人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区克里雅河尾闾上,被政府划归为维吾尔族,与蒙古族有渊源。环境如此恶劣的沙漠腹地,居然还有世代居住的原始牧民。

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尾发育的绿色三角洲,在茫茫大漠里,这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当地政府曾想把他们迁出这片不宜居住的土地。但他们自称克里雅人,恋土难移。

三、托茂人

托茂人,中国蒙古族地区的一部分穆斯林。居住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祁连县蒙古族地区。

自称“托茂”、“托茂家”;汉、回等族称其为“托茂鞑子”,汉文史籍称“骆毛鞑子、“骆毛人”、“托茂人”,均为“托茂”的异写。

“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原系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南右翼后旗(原在今海晏县)的属民,因有这部分属民,故该旗俗称为“托茂公”。

四、古格人

分布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县、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在文化上通过协调与调适,兼容并蓄多民族文化,形成一支独自一格的民族。

五、曼咪人

曼咪人过去自称为“曼咪族”,1958年民族工作组进行民族识别后归属布朗族。曼咪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市允景洪街道办事处曼戈龙村委会的小曼咪、大曼咪、江头、曼迈村委会曼咪寨,曼咪人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六、阿尔巴津人    

阿尔巴津人    为斯拉夫人、蒙古人、满人、汉人等民族的混血儿。信奉东正教。现已使用汉语。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罗斯语、教会斯拉夫语、满语、蒙古语、古希腊语。主要居住在北京市、天津市、哈尔滨市、呼伦。

七、富裕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    

官方定为柯尔克孜族,实际上是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五家子柯尔克孜族村、富裕牧场七家子村。使用黑龙江柯尔克孜语(哈卡斯语的一种方言)和卫拉特蒙古语。信奉萨满教或藏传佛教

八、瓦乡人    

居住在湖南省西部山区。有人认为宋祖英实际上也属于这个民族。瓦乡人有着不同于苗族人、汉族人和土家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瓦乡人的语言独特,瓦乡话与苗语有些接近但并不属于苗语。瓦乡话也不属于汉语的任何一个方言系统,既不属湘语,也不属湘西一带流行的“客话”(西南官话的一种),语言学家至今仍把瓦乡话单列。

九、穿青人    

居住在贵州省毕节、安顺、六盘水市三地市十多个县,主要在织金、纳雍2县。

十、雅库特人    

使用雅库特语,属于突厥语族的北支,他们的语言有很多来自南方突厥语的字眼,与其他民族不同。

扩展资料

官方定位:

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的中国国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例如僜人在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为:僜人。

1.中国政府认定的民族名称,本人有不同意见,经做思想工作仍坚持填写自称的,可以在民族名称后加注。如“纳西族(摩梭人)”。

2.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认定为少数民族,但尚未明确是单一少数民族或为某一少数民族成员的,可填写“某某人”,如“僜人”。

3.已定汉族而本人有意见的,二代身份证可以注明本人认定的族别。

4.对于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如本人的民族名称与中国已认定的某一民族名称相同就填写某一民族,如“朝鲜族”;如没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么民族就填写什么民族,但应在民族后加注入籍二字,如“乌克兰(入籍)”。

5.对革家人、穿青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经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同意的《关于对贵州省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内容填写问题的批复》(公治【2003】118号),填写为“革家人”、“穿青人”。

1986年2月1日《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写问题的通知》(【86】公治14号)中有关规定与本批复不一致的,只即日起修正执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未识别民族

百度百科——曼咪人

百度百科——古格人

百度百科——托茂人

百度百科——克里雅人

百度百科——艾努人

百度百科—少数民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9

艾努人;阿布达里人;克里雅人;托茂人 ;古格人 ;康家人;曼咪人  ;昆格人;诶人  ;八甲人 ;阿克人 ;老品人  ;老缅人 ;毕苏人;木佬人。

菜族人 ;蔡家人;龙家人;僜人  ;诶人 ;标族人;茶洞人 ;哥隆人 ;革家人 ;东家人;西家人;绕家人 ;布努人 等。

一、艾努人

艾努语(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居住在新疆疏勒、英吉沙、莎车、巴楚、墨玉、洛浦、于阗、和田市肖尔巴克乡以及罗布泊附近。

二、克里雅人

克里雅人据说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另有一说是离群索居在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自然环境决定了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朴纯厚的民俗文化和较原始的生活方式。

他们多数几代同堂住在一起,家里的老人是最受尊重的长辈,族人很少跟外族通婚,被称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    

三、托茂人

分布在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使用托茂语(一种混合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蒙古语)。    

四、昆格人            

昆格人的习俗和一般布朗族不同,独特的节日有龙列节、龙恩节。龙列节即打铁节,时间在阳历二月,过节时要杀牛、烧篝火、祭祖。    

五、毕苏人   

澜沧县等地毕苏人归入拉祜族;勐海毕苏人未识别    6000人    毕苏人是亚洲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和老挝交界一带。人口近1万,其中在中国境内有5000余人,属中国未识别民族。

在中国的毕苏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勐海和西盟地区,常与其他民族混杂而居。他们操毕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群。很多毕苏人都是双语或多种语言的使用者。    

六、木佬人         

归为仫佬族 其语言木佬语属于仡央语族,接近仡佬语,仅因他称接近便被划入仫佬族。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黔南两州北部的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瓮安、福泉等县市。    

七、康家人        

康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康家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蒙古语支,生活方式混杂了回族、土族,因此现在康家人认为自己是一独立民族,和周围的民族不太一样。    

八、哥隆人    

哥隆人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东方市北部昌化江下游南岸,集中新街、三家、四更三个镇,哥隆话是一种兼含汉语、苗语、黎语、越南语等成分的特殊语言。    

九、尔苏人         

归为藏族 说尔苏语,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等县,有自己的语言和中国所发现的仅存的两种图画文字之一;所用语言属于羌语支(而不是藏语支),这语种与曾建立过西夏王国的党项人同源。    

十、纳木依人         

归为藏族 说纳木依语,分布在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使用不同于藏语的纳木依语。一般使用这种语言的居民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纳木兹”。    

十一、土生葡人   

归为葡萄牙后裔居民(《澳门基本法》第42条)    约4千人    是一个由多种民族混合而成的群体,难以分类。土生葡人在中国澳门特区通常为葡萄牙人或其人于东南亚各地的后裔与澳门当地的汉族结婚后生下来的人群。

现时大多数人只在澳门及东南亚生活。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确定为澳门少数民族,享有法律认证的政治权利;中国大陆把土生葡人定为未识别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说葡萄牙语,一些人说中文;他们曾经创造过土生葡文,作为自己的语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未识别民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9

中国除了55个少数民族之外,有其他不被大多数人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被称为中国未识别民族。

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倾向于对少数民族给予生育,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特权,成为一个民族能获得巨大利益,所以要求进行民族识别的未识别民族较多。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

中国未识别民族:

一、艾努人

艾努人是中国新疆的一个民族,属于中国未识别民族的一支,现暂时被定成维吾尔族。不过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人称他们为“阿布达利人”(Abdal),带有贬义。

艾努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和田、墨玉、洛浦、策勒、莎车、疏勒和英吉沙等县,人口据估计约10000人。他们与外界交际时讲维吾尔语,对内则使用艾努语,外族较难理解。艾努人的起源仍有争议。

艾努人的生活方式独特,他们祖祖辈辈从事手工业,同时以算命、看手相、治病、小商贩、巫术、割礼、乞讨为副业。由于从事的职业、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和其他民族不同,所以长期以来固守“女不嫁外族、男不娶外族”的婚姻习惯。

二、克里雅人

克里雅人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区克里雅河尾闾上,被政府划归为维吾尔族,与蒙古族有渊源。环境如此恶劣的沙漠腹地,居然还有世代居住的原始牧民。

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尾发育的绿色三角洲,在茫茫大漠里,这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当地政府曾想把他们迁出这片不宜居住的土地。但他们自称克里雅人,恋土难移。

克里雅人的家简陋却整洁。墙是用胡杨树枝围成,上面抹着薄薄的泥巴,屋顶覆着一层苇草,四处都透着光亮。

克里雅人以游牧为主。现在也开始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

三、托茂人 

托茂人,中国蒙古族地区的一部分穆斯林。居住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祁连县蒙古族地区。60余户,300多人(1986)。

自称“托茂”、“托茂家”;汉、回等族称其为“托茂鞑子”,汉文史籍称“骆毛鞑子”、“骆毛人”、“托茂人”,均为“托茂”的异写。“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原系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南右翼后旗(原在今海晏县)的属民,因有这部分属民,故该旗俗称为“托茂公”。

扩展资料:

产生未识别民族的原因

由于当时是依照马克思民族理论,中国民族划分和民族识别认定的理论依据是“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然而因为资料不足、数据不足、划分民族的标准未统一,造成民族划分仍有许多错误,还有再加上中国的民族理论吸收了西方观念,希望能以“血缘”能重新划分民族,因此造成了许多未识别民族。

有关未识别民族的规定和政策

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的中国国民,其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会填上人群(未识别民族)的名称。例如僜人在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为:僜人。

一、中国政府认定的民族名称,本人有不同意见,经做思想工作仍坚持填写自称的,可以在民族名称后加注。如“纳西族(摩梭人)”。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认定为少数民族,但尚未明确是单一少数民族或为某一少数民族成员的,可填写“某某人”,如“僜人”。

三、已定汉族而本人有意见的,二代身份证可以注明本人认定的族别。

四、对于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如本人的民族名称与中国已认定的某一民族名称相同就填写某一民族,如“朝鲜族”;如没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么民族就填写什么民族,但应在民族后加注“入籍”二字,如“乌克兰(入籍)”。

五、对革家人、穿青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经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同意的《关于对贵州省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内容填写问题的批复》(公治【2003】118号),填写为“革家人”、“穿青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未识别民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07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以外,没有其他的少数民族了
第4个回答  2010-12-07
你是说古代么?譬如说蚩尤哪个?建国后,我们的国家就只有56个民族了.其他的都消失了.楼主你要民族名干吗???要是问建国前的,那到是还有几个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