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如题所述

  为什么要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在周王朝的历史进程中阶段性的几个历史大事决定的。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看,这两个时期的划分即合理又科学,为后来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历史分界线。

  


  周武王姫发于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王朝。在周武王死后成王即位是为周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当国。周公旦摄政期间,平乱建都,大行封建,制作礼乐,调整、规范国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奠定、夯实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是整个周王朝的全盛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此后,周王朝渐渐衰弱,至第十二代周王姬宫湦,史称周幽王,因其不务朝政沉溺美色导致亡国,周幽王死于骊山,西周灭亡(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0年共275年。

  


  此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历史上将东周建立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三年)共294年时期划为春秋时期。

  


  话说建立东周、建都成周(今洛阳)的是原废太子宜臼,他是在郑国、申国、秦国、晋国和卫国几个大诸侯的拥立下才得以上位,因诸侯拥立有功,周平王又将洛邑周边几个大城池分别分封给几个有功诸侯,这样,在东周分封的大小170多个诸侯国中,作为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面积甚至小于几个大诸侯国,其国家实力进一步衰退,堪比一个小诸侯国了。几个老牌诸侯便仰仗威望骑到周平王的头上,其西周之初建立的礼制也逐渐受到挑战,礼崩乐坏,特别是楚国熊通无视周王朝自封为王后,周王室的威望也如日落西山一日不如一日,不能担负起天下共主的责任。

  当时,中原各国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犬戎的侵扰,中原各国联合起来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共同对付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袭,所以,东周王朝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在这个时期,虽然天下骚乱已现,但王朝天子名份尚在,没有一个诸侯独大敢于觊觎天子之份。这段时间,各诸侯国都在积蓄力量,虽然为争夺土地人口各诸侯战争频发,但都是小规模战场,虽然称不上和平年代,但战乱尚未波及整个中原各国,所以,历史将这段时期分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先后有五国称霸,分别为齐恒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还有另五霸说,这里暂不论)。

  


  从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原前)称为战国时期。

  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始,战国时代正式揭开了历史的大幕,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为代表,小诸侯纷纷被大诸侯吞并,形成了较大的几个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分别为秦、齐、楚、魏、赵、韩、燕。同时期虽然还存在越、巴、蜀、宋、卫及中山国等几个小诸侯,但其实力远远不及七雄,并最终被七国所灭。

  


  这一时期,以李悝在魏国变法成为七雄首霸开始,依次是吴起在楚国变法兴楚,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图强,齐威王行赏罚强齐,再到商鞅变法彻底改变秦国,最后一扫六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史集权王朝止。

  如果说春秋时期是旧体制旧秩序经受挑战的时期,那么,战国时期则是彻底粉碎旧体制旧秩序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所谓但有血性必有纷争的金戈铁马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学术风气大兴的时代,是诸子各显其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大开放,文化大争鸣的时代,是一个彻底打破旧传统旧秩序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代大进步的时代。

  


  正是以新旧二个体制的更替,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为代表,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二个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