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的来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市驻地枣庄,在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枣庄,1961年设市后正式使用该名。

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逐渐有移民迁徙到“峄北窑场”周围聚居。在各聚居点,人们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标。比较有名的村落有:金庄、三合庄、枣庄(因村头的一片枣林而得名)等。民国元年(1912年),《中兴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说明:“本公司总矿在峄县城北枣庄”。至此,枣庄地名在社会上才开始逐渐出名。

1949年10月,今枣庄市仍为峄、滕两县,峄县属台枣专区,滕县属尼山专区。1950年5月,峄、滕两县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峄、滕两县改属济宁专署领导。1958年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改建山东省直辖市。滕县于1979年划归枣庄市。

扩展资料:

枣庄市位于山东南端,南与江苏省的徐州市铜山区、邳县为邻,东和临沂市兰陵县、费县、平邑县接壤,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西濒独山湖。介于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之间,市境西北至东南为一长方形,东西最宽56千米,南北最长96千米,总面积4563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97%。北距首都北京812千米,距济南275千米,东距临沂95千米,西北距兖州116千米,西南距徐州100千米。

枣庄市是中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全国健身秧歌城市”,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  。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截至2016年6月,境内A级景区共有47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2家、3A景区18家,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枣庄境内著名旅游景点有台儿庄古城、抱犊崮、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墨子纪念馆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枣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枣专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7
你是说枣庄这个名字怎么来的还是枣庄这个城市?我查了查.有点长.如果你有耐心看完的话.
枣庄的名字怎么来的:
枣庄市市名由来 枣庄唐宋时期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明代属峄县,1960年撤销峄县设立县级枣庄市,辖原峄城县行政区域,1961年升格为省辖市。
市中区 1976年成立枣庄市市中区,因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位居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而得名。
山亭区 山亭区是1983年新建区。因区政府驻地位于山亭镇的双山北麓而得名。
台儿庄区 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1962年6月建区,始称台儿庄区。
峄城区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峄县,1962年改名为峄城区。峄之名,一说源于南葛峄山,一说因境内多山、众山联络为绎, 古"绎"与峄同。
薛城区 薛城夏商时期称薛国,春秋战国时期,田文治薛期间大规模筑城,得名薛城;抗日战争后期建临城县,1952年改称薛城,1956年撤销,1962年始建枣庄市薛城区。

枣庄这座城市的由来:
1.枣庄是山东省早期的省辖市之一。枣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枣庄是“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但是,你知道枣庄市地名的由来吗?:y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鲁峄地区(即现在的枣庄市中区范围)“乡民开山取石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有诗人满碧山描 写当时的情景为:“磨塘山欲尽,煤井地皆空”。当时由于开采技术所限, 或一家,或三家、五家经济殷实的人家合伙开采地表浅层煤炭。.
随着煤炭的开采,逐渐地有移民迁徙到“峄北窑场”周围聚居。在各聚 居点,人们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标。比较有名的村落有:金庄 、三合庄、枣庄(因附近有一片枣林而取名)等。但在多年内枣庄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在外界并不出名。 至嘉庆元年(1796年)前后,朝廷继续实行“听民开采、不加禁止 ”的政策,使得“矿山得以开放”。此后,枣庄地区出现了“县诸大族若梁 氏、崔氏、宋氏,以炭故皆起家,与王侯埒富”的局面(《峄县志》)。 光绪五年(1879年),枣庄的名士坤金铭、李朝相、法玉昆等人上 奏,经李鸿章奏准,正式成立了“官督商办”的“中兴矿局”。

2.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元月,“商办山东峄县华德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奏请,注销“山东峄县华德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德”字样,定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 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公司”。 民国元年(1912年),《中兴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说明:“ 本公司总矿在峄县城北枣庄”。至此,枣庄地名在社会上才开始逐渐出名。

3.1928年首,建枣庄镇,直属峄县。1930年10月,枣庄镇划为 峄县第二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枣庄镇一直隶属峄县。 1946年6月10日至10月7日,枣庄第一次解放期间,称枣庄特区,隶属鲁南第三专区,辖枣庄镇、中心镇、车站街、齐村镇、陶庄镇。1948年11月枣庄最后解放,称枣庄行政区,隶属鲁中南第五专区,辖枣 庄镇、中心镇、齐村镇、陶庄镇。 1949年10月,设在枣庄市现辖区内的县级党组织有峄县县委、枣 庄工委、滕县县委、麓水县委、临城县委(后改称薛城县委)、兰陵县委、凫山县委和白彦县委,都隶属于台枣地委。1950年5月,台枣地委与尼山地委合并,建立滕县地委,隶属于中共山东分局。与之同时,台枣专署机 关与尼山专署机关合并,建立滕县专署,隶属于山东人民政府。当时设在枣 庄市现辖区范围内的峄县、滕县、薛城县、凫山县等县委、县政府,均隶属济宁地委专署。

4.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其辖区分别划归滕县和微山县。 1958年3月,峄县撤销各区建制,将其所辖57个乡(镇)合并为 38个乡(镇)。9月,把38个乡(镇)撤销,建立了13个人民公社,年底合并为12个人民公社。11月21日,峄县县委、县政府机关由峄县城迁往枣庄。1960年1月,峄县县委、县政府撤销、建立枣庄市委、市 政府,隶属于济宁地委,市直机关驻枣庄。 1961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枣庄市由济宁专署管辖改 为省直辖。11月,山东省委决定将原由济宁地委领导的枣庄市委改由省委 直接领导。至此,枣庄由一个普通的村庄名称上升为省辖市名称,枣庄也从 此步入了大发展的阶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26
早在唐宁时就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
枣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根据考古发现,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时南部为曾国,北和西北为滕国和薛国。后几经变称,明时,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后降峄州为县。清循明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枣庄地区分属台枣专署和尼山专署,1950年5月,属滕县专署。1953年7月,属济宁专署。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立县级枣庄市。1961年9月,定为省辖市。1979年,滕县由济宁专区划归枣庄市。枣庄市驻地,早在唐宁时就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近百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逐步演进为集镇,现已建成以能源生产为主,煤焦化工、建材、食品、电力、纺织、机械、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中等规模的工业城市。
在这块土地上,近百年来发生过多次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1923年,“杆子”首领孙美瑶率部在津浦铁路临城与沙沟之间毁轨,将2次特快列车上的中外旅客300余人,其中外籍旅客39人,劫持到抱犊崮,制造了轰动世界的民国第一大案“临城劫车案”。1938年3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枣庄境内台儿庄会战,战役历时33天,共消灭日军1万多人,最后以日军溃败而告终。1940年铁道游击队成立,这支搞日武装活动在枣庄、临城的铁道线上,打洋行、扒铁道、炸火车、拔据点,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战国时,齐贵族田文,号孟尝群,受封于薛,门下有食客3000,先后出任齐相、秦相和魏相,是当时名扬四海的显赫人物。薛人毛遂,为赵国平原群门下,自荐出使楚国,说服楚王联合抗秦,“毛遂自荐”被历代传为佳话。汉初薛人叔孙通才智过人,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博士,后为太子太傅,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西汉曾县人匡衡,自幼勤奋好学,曾流传“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迁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职,被历代推为名人。明隆庆进士贾三近学识渊博,曾两次出任现南京光禄寺卿,据考证《金瓶梅》作者即为此人。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广、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历史人物
第3个回答  2020-02-24
据说枣庄当年开始立人烟的时候,有棵枣树结枣子救了一家人。从此这地儿就生息繁衍了小村落。后来日本在此采煤,修铁路而发展的城市。因此枣庄也被誉为煤城。目前枣庄矿产资源枯竭。正在经济转型时期。
第4个回答  2014-01-24
据枣庄史话记载,以前是一个小村庄,村子有不几颗枣树,一把花生,吃遍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