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为什么成于制而败于度

如题所述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
  馆长:姚远利

  “制”是本,是总则框架,确定了“制”宗旨和目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度”产生的基础。同时节制“度”,使其不害“制”。

  而“度”, 则是“制”存在的条件,是“制”的量化,是细则,是具体的标准,可操作性强,并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可因时而调整,不断的完善。

  一项制度,当“制”与“度”和谐统一之时,就会产生最佳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当“度”偏离了“制”的框架,与“制”的宗旨和根本目的相抵触时,或“制”束缚了“度”因时而变的灵活性,这种“制”与“度”的不统一就会使制度的作用遭到破坏,产生不良效果,甚至严重后果。

  中国科举的历史表明,此项制度:成于“制”。

  一、此“制”具有合理性:

  科举之制以孔子:“学而优则仕”为核心思想,以儒家学说为衡量和选拔官员的理论基础和范本,达到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实现贤能治国,精英统治政治目的,开辟了一条下层人士向上层流动的渠道,使读书人建功立业,荣华富贵的公心与私心欲得以实现,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顺应了民心,起到了牢笼天下英才的作用。

  二、此“制”具有严密性:

  所有科举制度,都是国家法律或以法律为依托而制定的,经历代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严密选官体系。从选考等级至科名层次,从考试年月份到录取名额,从贡院设席分舍,到入场搜检,从帘分内外各司其职,至判卷糊名、誊录、对读程序,到舞弊判罚,包括赶考路费发放,无不有严格规定。科举其“制”,环环相扣,犹如一个铁桶,百密而无一疏,保证了科举选拔官员的一切按程序实施,保证了选拔官员质量和公平性。

  三、此“制”具有公正性:

  科举制度的核心,在于其“制”严格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摈弃了门阀世袭之弊,成绩面前人人平等,择优录取优胜劣汰,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现实。开辟了一条人才流动的渠道,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四、此“制”具有民主性:

  科举之“制“,其平等择优的原则,已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考试选官,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已成为天下共识。使此“制”,成为天下之公,已非任何特权阶层和帝王个人所能垄断。它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令帝王不敢有丝毫懈怠,令王公贵族不敢以身试法,首开古代民主意识之先河。

  正是由于此“制“优越性,才使中国科举选官的机制延续了1300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西方国家所借鉴,建立了卓有成效的“文官制”。此“制” 所确立的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并无过错,但起到了禁锢了读书人思想的消极作用,尤其是清中期后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兼容并蓄,极力排斥外来先进思想、先进技术的进入和融合,钳制了“度”的自我完善机制,成为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的根本原因。

  中国科举的历史表明,此项制度:败于“度”

  “度” 是科举制度开科取士、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尺度和准绳,是具体的评判标准。科举自唐确立之后,唐宋元明清历朝,对科举制度激烈的“存废”之争,其争论焦点,不在于“制”,均在于选拔官员之“度”,即选拔官员的标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当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上处于进步阶段时,无论是唐兴诗赋,还是宋元考经义、论、策,明初八股,用此“度”选拔人才的弊端尚不显著。及至明代中期以后,当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已迈开资本主义的脚步,用八股文为“度”,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其弊端日渐凸显。

  及至清代,统治者闭关锁国,妄自尊大,无视世界变化,中国已落后西方之现实。其“度”依然固守明“制”,滞而不变,选拔官员的考试内容依然是《四书》《五经》,考试之文式依然是八股。这“度”的内容与文式严重禁锢了士子精神思想,视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意识学说为异端,加以压制与迫害,致使所选拔之官员虽满腹经纶,因缺少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却不堪重用,无法承担治理国家使之强盛之重任。背离了贤能治国,精英统治之“制”的宗旨,造成了以“度”害“制”之结果。

  科举其“制”虽佳,而“度”泥古不变,致使1300年的科举制度,无法应付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最终,终因不变之“度”,而废科举之“制”。科举制度成为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替罪羊,也属必然。

参考资料:http://www.sciencenet.cn/m/Print.aspx?id=35354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