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17回中,作者详写了宝玉题大观园匾额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十七回给人的感觉是整个大观园的提纲。领人走了一遍大观园,对大观园诸多的景致,尤其是主要人物的住所等处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介绍。即写了宝玉的才情,也详写了宝玉和贾政父子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及相处。
而宝玉的诗文和观感,更是和后面有诸多呼应之处。
比如说——
宝玉说稻香村是人造的乡景,很不自然。这就和黛玉后来为他写的稻香村的诗“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中暗藏的讥讽之意遥想呼应——既然是村庄,真正的乡村之意在哪里?
两人都是觉得这乡景有做作、不够天然之嫌的。而后面写李纨“竹篱茅舍自甘心”之语与此相互呼应,也就是明褒暗贬了——李纨几乎可以说是曹雪芹批判极甚的一个金钗了。(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批判之意,溢于言表)
对潇湘馆的评语,则暗示了黛玉诗意的人生和文人的气质。
衡芜院音同“恨无缘”,即暗示了宝钗的命运,宝玉题诗中的清冷幽娴之意,又何尝不能成为宝钗的人生写照?
怡红院题诗,宝钗对宝玉的一字之师,黛玉代写杏帘在望,与宝玉之评遥相呼应。或者也暗示了二宝的有分无缘,二玉的有缘无分吧。
如此说来,此回也和后面有太多的相互呼应的地方了。是很值得细读的。我指的这几处,也是个人的一点体会看法。就算是正中原意,也肯定有所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8
这个情节表现了作为家长,贾政希望儿子成才。贾政在众人面前,让宝玉题匾,借机考察宝玉的学习情况,给宝玉展现才华的机会。但是宝玉作为一个与封建社会不相融的“新人类”,是不会合了他父亲的心意的,于是又是不欢而散。
第2个回答  2010-12-17
个人觉得是说明宝玉本身才能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后来被贾政批评进而讽刺他的才华并不被封建社会所接受。。。。。
纯粹个人意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