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刘璋各有算盘,刘璋会输,是因为他忘了什么?

如题所述

曹操号称要借道西北,讨伐张鲁,引得西北军阀们集体造反。曹操顺手杀了马腾,把马超和韩遂赶回了凉州。这件事不但吓坏了马超和韩遂,也把益州的刘璋吓个够呛,因为刘璋不知道曹操讨伐张鲁的消息是真是假。张鲁驻扎在汉中,而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如果汉中被曹操拿下,益州的败亡也就指日可待了。于是刘璋决定请刘备入川,让刘备去讨伐张鲁,先曹操一步把汉中拿下。

刘璋为什么要请刘备入川呢?一些自称“饱读史书”的两脚书柜会很简单地告诉你:因为刘璋脑袋进水了。如果一切历史问题都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去看,那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获得的,只有廉价的优越感。刘璋再蠢,也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政治人物,有过无数政治实践。益州政权并不是刘璋的一言堂,而是一个利益交织,关系盘根错节的政治集团。

在这个政治集团中,固然存在着张松和法正这样的带路党,一直在欺骗和误导刘璋。但张松和法正就算要欺骗和误导刘璋,也要给一个能够说通的理由吧?刘备是刘璋的本家兄弟,刘备是汉室宗亲,刘备是当时英雄,刘备是仁人君子……这些也配称之为“理由”?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在政治博弈过程中有两个大忌:

一、不要高估任何政治人物的底限,只要能够做到利大于弊,合格的政治人物都敢于做出任何取舍;

二、不要把任何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政治博弈的结果必然是实力对比,如果实力不足,那任何人都一定会夺走你现在的一切,没有例外。

从第一点来看:刘备名声怎么样?恐怕不会太好,因为历史上的刘备一直都有枭雄之誉。再看看刘备的履历,刘备走投无路就投降,有点机会就自立,这样的人会是一个老实人吗?指望刘备认下兄弟关系,安心地为刘璋打工,说这种话的人是不是太小瞧刘备的履历了,也太小瞧刘璋的智商了?

从第二点来看:刘备的实力能不能给刘璋帮忙?如果可以,那刘备必然要找机会反客为主,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如果刘备的实力不足以帮助刘璋,那刘备必然不会真心帮忙,而是找个机会从刘璋身上攫取一些利益,甚至有可能联合张鲁一起收拾刘璋。届时,你说刘璋是找了一个帮手,还是请了一个抬棺材的?很多人会有疑问:既然刘璋不傻,刘备又靠不住,那刘璋为何还要请刘备入川呢?我推演过一番,发现如果是我处于刘璋的位置上,在不知道后续发展的情况下,即使我明知道属下和刘备勾勾搭搭,即使我明知道刘备绝不会安分守己,即使我明知道引刘备入川有可能是引狼入室,我也还是会请刘备入川。

想要证明这一点,就必须先了解当时的天下格局。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

上策激进,集中力量先南后北、统一天下。就是以荆州为基地,兼并西边的益州和东边的扬州,然后大举北伐。这个选择的优点就是:在大举北伐的时候,可以避免被盟友从背后突然捅一刀。

中策中庸,集中力量西攻益州,对于东边的孙权则是保持睦邻友好关系。这个选择的优点是尽可能地避免了双线作战,缺点则是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了孙权。

下策保守,就是在东联扬州的同时西联益州,两边都不得罪。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可以更好地抗衡曹操,缺点就是刘备今后不会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刘备会怎样选择;第二个问题,刘璋认为刘备会怎样选择。刘备会怎样选择,历史告诉我们,刘备的选择是中策偏上策;而在刘璋看来,刘备的选择应该是下策偏中策。

刘璋如此判断有没有道理呢?非常有道理。

东汉天下十三州,曹操占据了九个,江南只有四个。交州的士燮不停地给孙权捣乱,孙权和刘备又在荆州长江水道的问题上纠缠不休。如果此时刘备入川和刘璋拼个你死我活,那江南四州该有多乱啊?如果曹操趁势再度南下,早生嫌隙的各方诸侯还能再一次联合吗?就算再一次联合,还能再打出第二个赤壁之战吗?这些都是未知数,一切顺遂的概率极小。而在大局未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陈胜在大泽乡带着几个人造反,居然导致了全天下烽烟四起,乱世说来就来。

这就说明一件事:如果周遭环境充满了未知,就不要轻易地做动作。也许在你看来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后续的发展都会让你目瞪口呆。如果刘备入川,就是抱着要给刘璋搞一个大新闻的态度。结果会怎样,当时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刘备火并刘璋胜利了,用结果反推过程,我们当然可以肆意地嘲笑刘璋。但如果不知道后续发展,就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谁敢保证刘备火并刘璋不会引出大乱子呢?

大家看看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就知道了,实际上艰难至极、危险至极。相关战争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庞统中途阵亡,诸葛亮、张飞和赵云大举入川,马超加盟,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才最终迫使刘璋投降。

一年多的时间,在史书中就是几个字,但在现实社会中,一年多的时间足够风云变幻了。如果这一年多的时间,孙权或曹操突然出手偷袭刘备,或者偏帮刘璋,刘备集团后续该如何自处呢?回荆州吗?回不去了,因为孙权或曹操敢动刘备,就一定会防范关羽。打益州吗?打不了了。因为孙权或曹操动手的消息一定会狠狠地打击益州的投降派,谁都明白,孙权、曹操和刘璋已经联手对付刘备了。这个时候,谁还愿意往刘备的船上跳呢?

只要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看懂刘璋的选择了。刘璋绝不会相信刘备的为人,但刘璋相信刘备的理智。益州是天府之国,易守难攻,想要强攻益州必然是费时费力的。而在周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刘备又怎么敢火中取栗呢?

而刘璋给了刘备一个很好的选择:汉中。如果刘备识趣,就可以在刘璋的帮助下取得汉中。虽然也不算什么好地方,但至少比起困守荆州南部四郡要强得多。孙权随时可能会吞并刘备,而刘璋则不会有这种野心。

刘备之所以能够夺取益州,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用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在赌博。估计刘备在入川之前,已经把这场即将发生的战役,当作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搏。最后他赌赢了,仅此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刘备刘璋各有算盘,刘璋会输,是因为他忘了当一个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就会置于死地而后生,所以刘备是用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在赌博。这大概是刘备在入川之前,就已经把这场即将发生的战役,当作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搏,所以在最后他赌赢了,仅此而已。
第2个回答  2020-11-24
刘璋之所以会输,是因为他忘了要培养自己的势力。不能轻易的把权力交给别人。而且要管制自己的部下,让他们为自己效力。
第3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刘璋忘记刘备并非池中物,而且他身边众多手下都渴望刘备能够夺取蜀地,刘璋只想刘备帮他赶走张鲁保川蜀安全,而忘了引虎入川,为时已晚。
第4个回答  2020-11-23
因为刘璋忘记了自己益州的实力,根本无法和刘备相对抗,而且没有任何的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