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一棵树折断树枝”是什么成语?

如题所述

形容“一个人一棵树折断树枝”是成语:月中折桂。

【成语】: 月中折桂

【拼音】: yuè zhōng shé guì

【解释】: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出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辞亲》:“但愿此去,名标金榜,折取月中桂。”

【拼音代码】: yzsg

近义词】: 蟾宫折桂

反义词】: 名落孙山

扩展资料

拼音:yuè zhōng zhé guì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辞亲》:“但愿此去,名标金榜,折取月中桂。” [2]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考试、比赛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

折桂zhé guì

折:摘取;桂:桂树的枝条。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折桂”一词源于“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 唐杜甫《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唐权德舆《伏蒙十六书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宋张抡《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李渔《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撷芹复折桂,亲非由我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月中折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答案:月中折桂

解题过程:一个人折断树枝

成语解释: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扩展资料

1、《晋书·郤诜传》:“ 武帝 於 东堂 会送,问 诜 曰:‘卿自以为何如?’ 诜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昆山 之片玉。 ’”后因以“折桂”谓科举及第。

2、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

3、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4、唐 权德舆《伏蒙十六书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5、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6、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7、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9

形容“一个人一棵树折断树枝”是成语:月中折桂。

【成语】: 月中折桂

【拼音】: yuè zhōng shé guì

【解释】: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出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辞亲》:“但愿此去,名标金榜,折取月中桂。”

【拼音代码】: yzsg

【近义词】: 蟾宫折桂

【反义词】: 名落孙山

扩展资料

折桂zhé guì  折:摘取;桂:桂树的枝条。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月中折桂造句:

1. 诗人通过古代月中折桂为登科之典,讽喻只有“假羽翰”。

2. 胜景与景点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3. 月中折桂,更让中秋多了一份奋发图强,求取功名的意味。

4. 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5. 科举夺元,往往与月亮挂起钩来,故有“月中折桂”和“蟾宫折桂”之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中折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月中折桂

成语拼音:yuè zhōng shé guì

成语解释: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五出:“但愿此去,名标金榜,折取月中桂。” 

成语用法:月中折桂作谓语、定语;用于考试、比赛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蟾宫折桂

反义词:名落孙山

造句:

1. 诗人通过古代月中折桂为登科之典,讽喻只有“假羽翰”。

2. 胜景与景点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3. 月中折桂,更让中秋多了一份奋发图强,求取功名的意味。

4. 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5. 科举夺元,往往与月亮挂起钩来,故有“月中折桂”和“蟾宫折桂”之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4

拼音:yuè zhōng shé guì

近义词:蟾宫折桂

反义词:名落孙山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偏正式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考试、比赛等。

解释: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辞亲》:“但愿此去,名标金榜,折取月中桂。”

折:摘取;桂:桂树的枝条。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折桂"一词源于"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 唐杜甫《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唐权德舆《伏蒙十六书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宋张抡《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李渔《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撷芹复折桂,亲非由我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