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是谁编写的?

听说有很多人,写过。麻烦列举出来。 为什么祝英台女办三年,没有发现她是女人呢?

试问中国谁人不识《梁祝》?可以越剧《梁祝》的真正作者到底是谁?记者翻阅资料,在越剧《梁祝》编剧具名上,先后有“南薇”、“宋之由、徐进、陈羽、成容、宏英修改,伊兵审定”、“徐进等编剧”、“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改编 ”…… 今天下午的庭审,也许揭开了这历史“迷雾”的一角。“南薇先生”的后人,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告上了法庭,理由简单明了:越剧《梁祝》是“南薇先生”改变的,而小百花没有得到他们的授权,因为按照我国的《著作权法》改编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今天下午2点,西湖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南薇先生的后人要求“小百花”公开声明“南薇”是《梁祝》越剧剧本的最初修改者,并停止侵权,赔偿10万。庭审中,“南薇先生”的后人使出了“十八般兵器”,“小百花”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几个回合下来,还是难分胜负。 最先的改编者是谁? “2008年8月5日,借助奥运会开幕前夕的契机,‘小百花’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内公开献演新版《梁祝》,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戏曲爱好者的追捧,但其使用的剧本却出自南薇先生所著的越剧剧本《梁祝》,但‘小百花’既未对南薇先生的编剧地位署名,也未在演出前经南薇先生后人许可和支付报酬,纯系擅自演出。”南薇先生后人的代理律师邬为表示。 “我们使用的是署名徐进的剧本,并没有用南薇的剧本。而且,我们向徐进支付了1万元的许可费。”“小百花”的代理律师表示。 “南薇是最先改编《梁祝》的人,其著作权理应受到保护。”随后,邬为拿出了19份证据,其中,大多数是越剧届老前辈们的文章中提到:南薇是《梁祝》的最初改编者。其中最重磅的一份“证据”剧本上,有周总理的亲笔题词,而剧本里写着“南薇改编”。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小百花”以这句话做了开场白,同时他也出示了一份证据,袁雪芬的录音证言。“袁雪芬是本案的利害关系人,我们认为她的话不可信。我们和她还有官司正在打呢。”邬为对这份证据表示“质疑”。 新旧版《梁祝》相似程度到底是多少? “说是新编新版《梁祝》,但两个剧本相似程度高达70%,”邬为在庭审中表示,“一些唱词中,新版《梁祝》只是改了一个字,比如把‘忧伤’改成‘悲伤’,新版《梁祝》在顺序和意思上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难道就是创新?徐进的剧本就是南薇的剧本。” “梁祝是流传下来的作品,它早在明朝就出现了,内容雷同本身也很正常。”“小百花”的律师“扔”下这句话。 著作权人到底是谁? “曾编导过《梁祝》并不表示南薇就是著作权人。我们认为《梁祝》是人民大众。我们法律规定,没有著作权人的规定,任何改编都是违法的。”小百花的律师表示。 “那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向徐进支付版权费呢?”邬为觉得“小百花”的观点和行为自相矛盾,“既然是南薇改编的,他当然拥有署名权和他的继承人当然也拥有获得报酬权。难道这么多人都在撒谎吗?而且,这都是在南薇五十年代被剥夺署名权之后说的。如果是广大人民,就不用写谁改编的了。” 庭后,法庭没有当庭宣判,不过双方也都同意通过调解来解决这个案子。据记者了解,调解时间将另行安排,本网记者也将继续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7
陈钢(1935-) 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建国后入部队文工团,十五岁开始音乐创作,曾经写过一些无伴奏合唱和钢琴间奏曲等作品。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乐作品。 1957年,何占豪考进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修小提琴。那时,他们经常下乡演出,每次都拉外国曲目。何占豪慢慢发现,听他们拉琴的人越来越少。他开始思考,能不能用小提琴演奏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呢?于是,何占豪和丁芷诺、俞丽拿等6名同学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 起初,何占豪用越剧音调创作出了弦乐四重奏“小梁祝”,第一次尝试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乐。 1959年春天,作曲系的陈钢被派来与他合作。经过三个月的切磋琢磨,曲子终于完成了。有趣的是,当时曲子中并没有“化蝶”这一段,因为他们执着地认为新中国的年轻人不应该迷信。音乐学院领导听后哭笑不得,指出这是浪漫主义的一种创作手法。他们这才“放心”地把“化蝶”补出来,于是就有了今天长达26分钟、被誉为“我们中国自己的交响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2个回答  2014-04-27
此时出于民间,本市民间口头文学,后被搬上舞台。实际上梁山伯是清朝人,某县县官(具体哪县记不清楚了,不好意思)祝英台为西晋人。梁山伯本是一清官,死后万民敬仰,帮他挑选墓地。选定后在挖穴后挖出了一棺椁,并有一掩埋的墓碑,上写:西晋,祝英台之墓。于是当地人将二人并骨。之后便有了现在的《梁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