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利率债券的与浮动利率债券

如题所述

固定利率债券与浮动利率债券
固定利率债券指在发行时规定利率在整个偿还期内不变的债券。固定利率债券不考虑市场变化因素,因而其筹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可以事先预计,不确定性较小。但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仍然必须承担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下降,发行人能以更低的利率发行新债券,则原来发行的债券成本就显得相对高昂,而投资者则获得了相对现行市场利率更高的报酬,原来发行的债券价格将上升;反之,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上升,新发行债券的成本增大,则原来发行的债券成本就显得相对较低,而投资者的报酬则低于购买新债券的收益,原来发行的债券价格将下降。
浮动利率是指发行时规定债券利率随市场利率定期浮动的债券,也就是说,债券利率在偿还期内可以进行变动和调整。浮动利率债券往往是中长期债券。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通常根据市场基准利率加上一定的利差来确定。美国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水平主要参照3个月期限的国债利率,欧洲则主要参照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指设在伦敦的银行相互之间短期贷款的利率,该利率被认为是伦敦金融市场利率的基准)。如1984年4月底,前苏联设在英国伦敦的莫斯科国民银行发行了5000元美元的7年浮动利率债券,利率为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加0.185%。
浮动利率债券的种类较多,如规定有利率浮动上、下限的浮动利率债券,规定利率到达指定水平时可以自动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券的浮动利率债券,附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债券,以及在偿还期的一段时间内实行固定利率,另一段时间内实行浮动利率的混合利率债券等。
由于债券利率随市场利率浮动,采取浮动利率债券形式可以避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之间出现任何重大差异,使发行人的成本和投资者的收益与市场变动趋势相一致。但债券利率的这种浮动性,也使发行人的实际成本和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事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较高的风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7
固定利率是指借款期间不调整的利率。也就是说,利率是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设定的。无论贷款期间市场利率如何变化,借款人都按固定利率支付利息。浮动利率是一种可以在借款期间定期调整的利率。根据借款人与贷款人的约定,贷款期间根据市场利率进行调整。目前,根据贷款合同,一般在每年1月1日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调整。
固定利率的利弊。固定利率核算简便,便于投融资双方制定资金计划。然而,对于长期借款人和贷款人来说,风险都更大。在融资中,利率下降的风险是由于贷款关系确定后,如果利率下降,对于采用固定利率的融资者来说,意味着融资成本偏高。投资正面临着利率上升的风险,因为如果在贷款与贷款的关系确定之后利率上升,对于采用固定利率的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资金被低收益资产占据。
浮动利率的利弊。浮动利率为投资和融资方提供了管理利率风险的可能性,这在会计上更详细但更复杂,同时也避免了利率风险。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范围内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大大增加,浮动利率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尤其是在企业的借贷活动中。中国企业的贷款利率现在采用浮动利率法,每年核定一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