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医院拆迁 真是要风情不要民情 ? 政府不顾病人看病不方便,应把一个医院拆了改“风情街”。

老百姓的民情你们还要吗?

 关于河西医院腾迁情况:
2010年12月14日,河西区张区长率队来到河西医院,宣布天津市有关部门决定,为天津市海河沿岸规划项目,建设德式风情区第二期工程,将对“河西医院卫生资源进行调整”,即河西医院整体腾迁,医务人员分流。并进行了时间部署:12月25日停门急诊,12月31日住院患者全部出院,2011年1月20日,河西医院全部腾空。区长口头承诺,河西医院职工将会得到妥善安排。
此决定由于有以城市建设“形象工程”损害民生之嫌,加之没有医务人员分流的具体方案,造成全院职工人心惶惶,抵触情绪很大。部分医务人员一度情绪失控,12月15日百余名医务人员上街堵路抗议, 12月16日60余名医务人员于赴京上访,门急诊及各窗口医务人员罢工等。河西医院医疗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对“腾迁”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河西区卫生局启动应急预案,紧急从辖区各医院抽调医生支援门急诊,才勉强应诊。
由于这项决定来之突然,有关方面又没有对职工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安置解释,特别是医务人员分流的具体方案至今仍没有出台,致使事态恶化。
 作为河西医院的职工,对此忧心忡忡。提出我们的建议:
1、 建议有关方面对此项决定的合理性进行全面重估,最理想方案是以另建类似规模的二级医院来实现“整体腾迁”。以释解人们心中的以“形象工程”损害民生和“强迁”之嫌,既要民情,也要风情。
因为,河西医院是目前河西区唯一的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日门诊量1500-1800人,是24小时的无假日医院,诊疗科目齐全,承担着周边二十几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即使将现岗职工分流至各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区内现有的各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由于医院规模、设备设施、技术力量的欠缺或不足等原因,都不具备二级综合性医院的功能,无力承担也无法满足周边十几万居民的医疗需求。另外,我院仅糖尿病科特病承担着全区16000多名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区内无论哪家医院都无力承担这么大的诊疗量,也无资质即技术能力承担,更别提患者极不放心。
2、 即使此项决定具有合理性,但区领导的“河西医院职工将会得到妥善安置”只是口头承诺,缺乏具有人性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安置方案。才造成广大医务人员人心惶惶,抵触情绪很大。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能让大部分职工满意的分流安置方案。
毕竟,具体的安置方案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了河西医院近400名现岗职工的前途和命运。河西医院原是一家亏损了多年的医院,近三年来经过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扭亏为盈,广大员工对此极为珍惜。所以,简单的一句“河西医院职工将会得到妥善安置”的承诺怎能让我们轻易相信,我们担心经济收入没有保障,我们没有“定心丸”,出现抵触情绪是必然的反应。对此,也应得到理解。河西医院全体职工需要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以保证他们今后的收入、各种待遇不受影响。
此外,一些专科性较强的专业,如血液病专科、心脏病专科、糖尿病专科等医师即使分流到社区也无用武之地,几十年的临床积累全部化为零,因为缺乏专科的诊疗氛围,如强有力的专业团队、化验和其它相应的辅助检查等。如何使我们的专业特长继续发挥作用,医师的职业生涯得以发展,也是决策者们应考虑的问题。另外,既然“腾迁”是全市重点工程,其医务人员的分流也应纳入全市工作范围,即面向全市医疗机构进行分流安置,真正让河西医院的广大职工收入、待遇不降低,临床专业不荒废。
以上是广大河西医院职工的心声和建议,肯请有关部门予以考虑。我们既是从维护天津建设的大局出发,也是维护河西医院近400名员工的权益及合理诉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1
河西医院作为一家二级医院,其危机早在上世纪80年后就已经显现。当时,受疾病谱变化、医保覆盖面降低的影响,原有“划区医疗,逐级转诊”,城市街道卫生院、区医院、市医院相互支撑,各供所需的医疗体系已变得名存实亡,患者们纷纷涌向“高精尖”的大医院和“便捷、省钱”的街道卫生院。以区为主体的河西医院,“方便不如社区门诊,整体实力不如大医院”,被逐渐冷落于人们的视线之外,成为夹缝求生的“特殊群体”。然而,二级医院真正被推向生死“临界点”,却在城市医疗网全面改造的当下——首先,政府的本意就是要通过资源调整挤掉二级医院,让社区卫生机构和区域医疗中心直接对接;其次,原本就不充沛的财政拨款再度被削薄,这就迫使河西医院必须自谋生路苦度“饥荒”;第三,“吃皇粮”、“零差率”,将“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的社区卫生机构,突然间诠释成“主流势力”,而政府的政策倾斜,又将使各区域的医疗中心强者弥强。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医院的服务模式正发生着很大的转变,由传统的与二级医院无差别的服务,变成有差别的服务。特别是对常见病、慢性病而言,社区医院在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保健康复方面更强调健康管理的连续性。这种服务模式上的差异,也给二级医院带来不小的冲击。如今的河西医院,还有多少出路可供选择?目前,从政府层面来说,鼓励二级医院进入社区是一个大方向。对于下沉的二级医院来说,二级院人才、设备、场地、专业等因素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难“兼容”,如果下沉,就意味着二级医院必然要在诸多因素中做出取舍:哪些该留,哪些该转,哪些该放?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策过程。另外,按照此前卫生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各地政府要把社区医院的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居民满意度、居民健康指标改进等列入考核范围,并根据综合考核评价核拨补助”。这意味着:补助经费与服务效果挂钩,做得好的社区多补、做得差的少补甚至不补。可见,“收支两条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吃皇粮”。因此这次资源调整也是必须的,是真孤儿的,无疑会对整个河西区的卫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再加上河西医院本事的顽疾较多,人员老化,设备陈旧,内部混乱,无法适应今后医疗改革的发展,因此最好办法就是调整。所以说大家不要再埋怨政府只能埋怨自己没有抓住发展的机遇,虽然2008年以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孙院长带领下使医院盈利了但是其发展的后劲不足是不可质疑的所以与其早调整要比晚调整好。所以我说大家应看清形势,才能发展。
第2个回答  2010-12-19
这是政府的“业绩”。老百姓是草民谈何情?医院职工没了工作不讲人情,患者无处就医不讲人性。这就是政府的“民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25
没错! 人家只要名利
第4个回答  2010-12-22
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