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姆的歌曲的听后感怎么写

如题所述

  2010年12月4日这一天,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个平常的日子,然而,这一天,对我来说却十分特别。因为在这一天,我终于等来了我的偶像——被誉为“钢琴圣手”的克罗地亚钢琴家马克西姆的北京独奏音乐会!我终于有机会和我的偶像近距离接触。
  那天,我早早地吃过晚饭,迫不及待地催促着跟妈妈一起出了门。在车上,我极力表现得平静,但却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不禁回忆起“初识马克西姆”的场景。那还是在今年6月,我在无意中听到了一首他演奏的曲子,一下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疯狂地从各种渠道搜寻他演奏的曲子,听了一遍又一遍,甚至下载曲谱来自己演奏。就这样,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马克西姆迷……
  到了剧场,演出正式开始的前几分钟对我简直是种折磨。再看看周围的人,有的人闭目安静的等待着,脸上却掩饰不住内心的焦急;有的人兴奋的窃窃私语,眼神里充满了期待;还有人不停地看着表,还不时地向舞台望去:他们都和我一样,是马克西姆的铁杆“粉丝”。终于,大厅的灯光暗了下来,一束白光打到舞台上,只见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走了出来,不是马克西姆是谁!他穿着白西服、黑长裤,显得越发的帅气。剧场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家欢呼起来。
  剧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马克西姆,只见他略一点头,搭在钢琴上的手猛然一动,一首欢快的旋律从他的指缝里流淌出来,他以一首《野蜂飞舞》开始了演奏。这是一首技巧性非常强的曲子,他华丽的炫技听得我如醉如痴。只见他的手指在琴键间上下翻飞,他的身体也陶醉在旋律中起伏摆动。每一个观众都被深深溶进他的曲子所渲染的氛围中,完全忘记了身处剧场。每一首曲子奏罢,都会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当《出埃及记》悲壮激烈的曲调响起,全场又一次掌声雷动。 这是马克西姆最经典的曲目,也是我最喜欢的曲子。也许是因为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克罗地亚,对民族命运的苦难有切身的体会,马克西姆在演奏这首描述古犹太人反抗压迫、与命运抗争的曲子时总是能演奏出别人所没有的悲怆和激愤。看着他神色严峻如刀刻一般,两只手已经不是在弹,而简直如一记记铁锤砸在琴键上,仿佛要把胸中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出来。全场观众鸦雀无声,整个剧场回荡着那激烈而震人心魄的旋律。我闭上眼,仿佛看到摩西正带领他的族人经历着各种苦难,看到他向上帝盟约、向自然抗争……琴声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全场也一片寂静。猛然间,大家回过神来,,迸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马克西姆的演奏总是充满激情,不光有纯熟的技巧,更有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他的演奏,让所有的人如同参与一场狂欢的盛宴。在不知不觉间,十几首曲子过去了。当最后一首《山魔王的宫殿》演奏完毕,全场再次沸腾,“返场”的呼声经久不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9
初中时代曾读过一些文学名著,其中有一篇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出生在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童年的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濒临破产。而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的粗暴、自私的市侩,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沿袭着这样的风气。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能不觉得恐慌和不安吗?!所以这本书都会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不快和压抑,这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恻隐之心。
处在这样丑陋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担心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完全是丑陋不堪的一面,身边还会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窝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蔼、最有人性的形象,她总是用她的温存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祖母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然而我觉得与其说是被他们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高尔基正是以他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难历程。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正是无产阶级努力的方向,直至今天还在继续......
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