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沟镇的历史悠久

如题所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汤沟镇沟湖密布,水甜土香,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商贾云集,豪情风流,繁华无限。本镇道路通达,水陆交通便捷,东距宁连高速20公里,西离沪宁高速30公里,是省级中心镇和江苏百家名镇之一。位于连云港市驰名中外的花果山水帘洞西南约60公里处、县境西北部。东、北与孟兴庄镇接壤,西与沭阳县李恒、沂涛两乡交界,南与李集乡和涟水县的杨口乡为邻。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总面积约为33.8平方公里。地名含义:据史料记载,汤沟是历史上的地震陷落地带,秦时曾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这里遂陷落成一片汪洋。宋朝以前称“大三湖”,“硕获湖”,宋元时期将其东南改称“硕项湖”,西北改称“桑墟湖”。汤沟当时就形成于两湖交界之处。后因黄河多次改道入海,泥沙在此屯积,地势逐渐增高,宋代以后遂使原来的大湖渐成水陆相交、沟湖密布、水甜土香、物产丰富之地。所以,这里当年湖洼相连,野草丛生,湖鱼聚集,燕莺争相在此栖息繁殖。故汤沟素有“燕莺窝”之美称,后称为汤家寨。天翻地覆间苍天神工鬼斧造化的一泓微香甘爽、传奇灵异的“香泉”也随之悄然出世,逐渐展露出奇绝亮丽的风华。古时这里有一条通往古硕项湖东西走向的天然无名大沟,当时居于沟北侧的移民多以汤姓为主,因称之为“汤沟”、“汤家沟”。“汤沟村”也由此得名,以盛产驰名中外的“汤沟酒”著称于世。由于该镇驻地汤沟村,且汤沟村知名度在本镇各村中最高,其传统名产“汤沟酒”享誉天下,故名汤沟镇。历史沿革: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汤沟,原名汤家沟,又名汤沟。明时属淮安府海州管辖,清属海州沭阳县韩山镇。民国时,位于涟水、灌云、沭阳三县交界处,属沭阳县第五区。解放后划入灌云县曙红区,1958年成立灌南县时,划入白皂乡,1981年6月,由白皂、孟兴庄两公社西部部分大队析出,成立汤沟人民公社。1983年三月镇社分设时更名汤沟乡。1985年10月撤乡设镇。2009年,下级政区:下设葛集村、大同村、沟东村、连五村、下窑村、金星村、支沟村、汤沟村8个村委会,103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村庄。全镇拥有耕地2.61万亩,6497户,2.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70人,全镇人口绝大部分属汉族。自古以酿酒闻名,这里东近大海,气候温热,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别适宜酿美酒,尤其是传奇灵异的“香泉”水,我国源远流长、誉满天下的传统名产、历史文化名酒——汤沟酒即产于此。酿酒业是汤沟的支柱产业,全国知名企业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坐落该镇。全市唯一重工业企业兴鑫钢材坐落在该镇,使汤沟镇初步形成了以酿酒、食品、包装材料、粮食饲料、建材产品等为主要支撑的工业主导型城镇格局,汤沟酒、桐杨木板材等产品畅销海内外。温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是连云港“泡桐之乡”、“意杨之乡”,“灌潮”牌大米、“锦同”牌辣椒被国家确定为绿色无公害食品。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猛,环境优美整洁,镇区古韵鲜明。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100元,同比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8亿元,同比增长23%;财政收入达到600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近5500元,全年转移劳动力将达到18000人。本镇农历二、四、六、九逢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