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 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全诗意思,急急急····

如题所述

《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六麻”部的五绝,平仄正确,格律严谨。


这首小诗的关键理解点就是两个“天涯”的顶针格式,和《夜雨寄北》中的两个“巴山夜雨”一样,李商隐在绝句中的重复用词是绝对不浪费的,两个词看上去相同,实际上所指、意思完全不同,才不会让作品出现繁复啰唆的感觉。

首句“春日在天涯”中的天涯,是泛指家乡之外的羁旅之地。

这美好的春日啊,我还在外地羁留——当时李商隐在梓州或者泸州入幕府。

第二句“天涯日又斜”中的天涯,则在这里实指所见到的夕阳西下的天边。


又是一天过去了,夕阳西下。

后两句“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历来解读众多,实际上是李商隐在写景中埋入自身情感的表达,但是指向又不甚明确之故。其实从前两句的起兴来看,这种进入“泪”、“湿”的悲哀境界,是有迹可循的,而并非某些诗评人说的极致婉转。

从首句开始,春日描写中,李商隐就将情感置入一种环境和心境强烈反差的状态,因此即使后面转悲,也是正常落笔。

如果鸟儿也在啼哭流泪,那一定是为了挽留最后的春花吧。

物由心染,境由心出,这正是诗作有我的最强境界。在旁人眼中唯美的春日斜阳,到了郁闷才子李商隐眼中,不但联想到离情,更加想到这易逝的时光,匆匆溜走的春光无法挽留,进一步可以上升到人生不可倒流,世事不可重来的大的层面。

这正是无数后世文人,得出不同解释的原因,也正是李商隐朦胧诗派之发端,打开晚唐诗坛无力诗风的一面旗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1

全诗的意思是: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诗词原文】《天涯》——唐·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扩展资料

1、《天涯》创作背景

此诗冯浩《玉溪生年谱》编于大中九年(855年),当时李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府。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编在大中五年(851年),当时李商隐在徐州卢弘止幕府。

2、《天涯》鉴赏

李商隐的这首绝句,“意极悲,语极艳”(杨致轩语),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此诗一开头诗人就制造出一种环境和心情强烈反差的氛围。首句平直叙起,蕴藏着极深沉凄惋的感情。“春日”写时光之美妙可爱,“天涯”喻飘泊之遥远;两词并用,便将旖旎的春光与羁旅的愁思交织在一起。

第二句使用“顶针”格,重复“天涯”二字,再点题意。春日越是美妙可爱,落魄江湖,远在天涯的诗人更感到惆怅。两句既包含着对美好事物无限留恋珍惜之意,也包含着生命必将凋零之可悲。

转句在宛曲回环中见奇警,结句余音袅袅,哀艳动人。“莺啼”本来是非常宛转悦耳的,可是由于此时此境,诗人却觉得像在啼哭。这是因为诗人蜡炬成灰,泪已流干,只有托啼莺寄恨了。诗人移情及物,使黄莺感叹悲啼而垂泪。是莺花为诗人而悲者,正所以自悲也。

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深感绝望,因而生命的短瞬,人生的空虚,使诗的伤感情调更加显得沉重。诗人的悲痛已经远远超过了天涯羁旅之愁,而是深深浸透着人生挫伤和幻灭的痛苦。这首美艳而凄绝的绝句既是春天的挽歌,也是人生的挽歌,更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挽歌。

第2个回答  2021-07-21

天涯               [ 唐·李商隐 ]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意思是: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第3个回答  2021-07-22

这首天涯诗的意思是

春天的时候离家非常远,又到了日落的时候,感觉到黄莺的啼叫都含着泪,打湿了最高的花朵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离家在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忧伤,伤感的心情,用景物来描写人的心情,以物抒情,把作者惆怅,无可奈何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第4个回答  2021-07-22
译文: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注释:
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
天涯:二指此处特指具体的天边。
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音。
莺啼:莺鸣。宋《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啼”字语意双关啼叫和啼哭。
最高花:树梢顶上的花。也是盛开在最后的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