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休息法》-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

1.忙不忙都累,工作也累,休息也累;

2.睡再多也累;

3.注意力不集中;

4.胡思乱想。

其实这个就是所谓的“大脑疲劳”,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体力活,更多的是大脑的疲惫感。比如我们开了一天的会,其实没有做太多的肌肉活动,但是已经疲惫不堪。

疲劳感其实是一种大脑现象。大脑的疲劳感比身体上的疲劳感来得更快,当大脑感到疲累时,它会立即将“好累”的讯息传达给身体,让身体发出疲惫的信号。

身体疲劳可以通过睡觉或者休息得到恢复,但是大脑怎么可以得到休息呢?

要知道大脑疲劳就需要研究大脑结构:大脑占我们体重的2%,但是需要消耗我们人体20%的能量。在脑科学里面还有一个重点介绍的一个概念:预设模式网络(Default Mode-Network),简称:DMN,它是由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皮层、楔(xie)前叶、顶叶顶下叶等构成的大脑网络。为了更好的理解,可以把它想象成汽车挂空挡,就好像我们累了想躺下来休息一会,但是大脑里面心事重重,一直在空转。大脑无意识空转的时候,DMN会消耗大脑60%~80%的能量,而我们有意识去工作的时候仅仅最需要增加5%的能量就可以了,DMN堪称大脑的大胃王。

也就是说,即使是发呆、放空自己,只要DMN持续过度运作,大脑就永远不会获得休息。那种“明明一整天都在发呆,但还是很累”的感觉,可能就是DMN过度运作的结果。换言之,如果不塑造一个可以抑制DMN活动的大脑结构,你将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休息。

正念:不做任何评价和判断,主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经验上。

其实也很好理解,首先我们明白真正得到休息的重要性,同时正念会让一个人拥有更积极的心态,从而可以更好地休息。同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正念有助于抑制DMN的过度活跃。

正念疗法,通过冥想等方法促使大脑获得休息的总称,经研究发现正念疗法对大脑8个部位结构有显著的结构变化,包括:容量、密度等,总的来说有4个好处:

1.提高注意力,能让我们持续关注同一个事物

2.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对压力情绪不在产生刺激反应

我们生活中很多压力,不是来自压力那个事本身,而是来自于你对那个事情的过度反应。比如说孩子作业写不好,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妈妈大喊大叫,才使得这个事情变得更糟糕,没有经过正念练习很难控制情绪;

3.改变自我认知,减少自己的执念,增加自己的自制力;

4.改变免疫力,对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变得不容易感冒。

本书在正文部分采取小说的形式,小说的背景设定在作者曾经就读的耶鲁大学医学院,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正念是如何与最先进的脑科学相互结合的。

立志成为顶尖脑科学研究者的日本姑娘小川夏帆,在完成日本研究所的博士课程后,踌躇满志地来到美国,打算大显一番身手。然而现实却让她大失所望。她被分配到了一位形貌落魄,像《星球大战》中的尤达大师的教授的研究所。在她的强烈要求下,院长把她更换到尖端脑科学的研究室。但无法获批的研究经费与令人窒息的激烈竞争,让她逃离了研究室,又重新回到了尤达大师的研究所。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陷入困境,她投靠了在当地开餐馆的伯父,开始在他的百吉果店中帮忙。小夏的心情糟透了:在学术上,作为一名日本住持的叛逆女儿,她所深恶痛绝的“打坐那一套东西”,正是“尤达大师”所研究和推崇的;在生活上,伯父的餐馆环境不佳,生意冷淡,她与其他员工的关系也陷入谷底。

诸般打击之下,她接受了“尤达大师”的建议和帮助,开始试着系统性实践“高效休息法课程”。最终把餐厅带出的困境,并学会了高效休息法。

这里有点像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工作上可能还要面对各种不喜欢的人,家庭又有各种烦恼,让我们无法静下心去休息、思考、学习。

下面让我们看看小夏跟随尤达大师学习的“高效休息法课程”。

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一旦把沉迷过去和未来当作理所当然,人们就会忘记如何将意识集中于当下。如果想让大脑获得充分的休息,首先必须要学会“处于当下”,而“正念呼吸法”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正念呼吸法的实践步骤

1. 采取基本姿势

坐在椅子上,稍微挺直背部,离开椅背

腹部放松,手放在大腿上,双腿不交叉

闭上眼睛。如果采用睁着眼睛的方式,则望向前方2米左右的位置

2. 用意识关注身体的感觉

感受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比如脚底与地板、屁股和椅子、手和大腿等等

感受身体被地球重力吸引

3. 注意呼吸

注意与呼吸有关的一切体验。注意通过鼻孔的空气、每一次呼吸时胸部与腹部的起伏、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空气温度的差异等等

不必深呼吸,也不用刻意控制呼吸,感觉像是“等待”呼吸的自然到来

也可以为呼吸贴上“1、2、3……”的数字标签,这样效果更为明显

4. 抵抗杂念

注意,呼吸是意识的锚。一旦发现自己浮现杂念,就将呼吸作为锚点,将注意力重新拉回来

即便产生了杂念,也不必苛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5. 养成习惯

练习正念呼吸法不拘时间长短,5分钟10分钟皆可,重要的是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持续实践

同时我们还需要良好的睡眠,才能更好的进行冥想,这里总结了以下《良好的睡眠心得》:

1).就寝和起床的时间要固定(→让大脑记住生物钟的节奏)

2).避免摄取太多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交感神经一旦亢奋起来就容易睡不着)

3).先把烦恼一一写下来后再上床(→烦恼会让大脑无法获得休息)

4).早上起床之后要晒太阳(→容易形成入睡和睡醒的节奏)

5).适度运动(→ 适当的疲劳有助于睡眠)

6).避免午睡时间过长(→这样会导致晚上的睡意降低,打乱睡眠节奏)

7)·避免在睡觉前进食(→食物的消化活动会妨碍睡眠)

8)·不要在床上看电脑或手机(→大脑会误认为床不是睡觉的地方)

9).一旦睡醒就立即下床(→要让大脑记住床是睡觉的地方)

10).拥有一个为了入睡而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拥有仪式感(→大脑最喜欢习惯)

11).把卧室创造出一个可以放松的环境(→副交感神经占据主位后会促进睡眠)

毋庸置疑,除了正念外,最好的休息方法就是睡眠。

可以说,睡眠是大脑的净化和排毒时间。

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被一些下意识活动占据了。当我们下意识做眼前的事情时,意识总是待在与当下无关的地方,比如吃饭、走路、刷牙等时候。这仿佛是汽车或者飞机进入了自动驾驶的状态,但最重要的驾驶员——我们本人的意识已经飘向了远方。

现代人已经越来越习惯自动驾驶的状态了,我们甚至开始羡慕那些能够“多线程工作”的人。很少有人会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大部分人都是一边做眼前的事,一边惦记或做着另外的事。如果持续练习将注意力集中在日常行动上,就能够让意识回到当下,脱离自动驾驶状态。

动态冥想的实践步骤

1. 步行冥想

步行速度任意,但在开始的时候慢一些

有意识地留意手脚肌肉和关节的变化,感受与地面的接触

给自己的动作分类(贴标签),比如手在摆动时,留意“左/右”“上/下”等动作,帮助进一步集中注意力

2. 以站立姿势进行动态冥想

站立,双脚打开至与肩膀等宽,伸出双臂,在身体两侧缓缓抬高

将注意力集中在腕部肌肉的变化,仔细感受血液的下流和重力

慢慢将手臂抬高后,再慢慢放下手臂至原位,反复该动作几次

3. 以坐姿进行动态冥想

坐在椅子上,从后向前慢慢转动肩膀

用心感受肌肉和关节的变化

转动一次后,反方向再次转动肩膀,以同样的方式集中注意力

4. 日常活动中的动态冥想

有意识地关注日常活动的动作,例如穿衣服、刷牙等

开车时:关注臀部坐在椅子上的感觉、手握住方向盘的触感、控制方向盘以及刹车时肌肉的变化(当然也要注意安全驾驶)

吃饭时:关注食物的色泽、气味、口感,食物在口腔内的触感,以及唾液的变化

如果人类脑部的前额叶相当于理性,那么杏仁核就相当于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侵扰,而运作的情感和本能。当恐惧或外来危险导致压力刺激过强时,杏仁核就会过度活动。此时如果前额叶不加以抑制,便会影响交感神经,从而产生一些生理性症状,比如心悸和呼吸过度。

在某种程度上,正念可以缓和这种焦虑感。从运作机制上来看,正念的交感神经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焦虑;从大脑成像的分析结果上看,正念可以改善前额叶和杏仁核之间的关系。因为一般人的前额叶是由上往下压制杏仁核活动的,但长期实践正念者的前额叶与杏仁核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上下关系,而是巧妙地维持着平衡状态。为了防止压力的产生和恶化,可以尝试“压力呼吸化法“。

压力呼吸化法的实践步骤

1. 注意压力来临时自己的变化

采取正念冥想的基本姿势(参看正念呼吸法的第一步)

将造成压力的原因总结成“一句话”,比如书中的小川夏帆所想的是“研究毫无进展,所以内心焦虑”

在心中默念这句话,同时感受身体和内心有何反应

2. 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

给呼吸贴上“1、2、3……”的标签(贴标签法可反复使用哦)

感受紧绷的身体慢慢舒缓、逐渐放松

3. 将意识扩散至全身

将注意力扩散至全身,设想全身都在“呼吸”

吸入空气时,设想对压力有所反应的身体部位在“吸气”,随着呼吸起伏,有意识地保持该部位的放松

继续将注意力扩散至周围的空间

我们的脑中每天都被塞满了各种想法,进行冥想时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然而回过神来,难免会回落到之前低迷的状态和情绪中。这种翻来覆去想事情的状态被称为“猴子思维”,就好像有一群猴子在你的脑海中吵吵闹闹一样。这种杂念一旦占据大脑,会导致大脑极易疲劳。

如果能摆脱“猴子思维”,大脑便能够充分发挥它原本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专注力和判断力,抑制某些想法的反复出现,并改善睡眠质量。

“猴子思维”消除法

首先想象自己站在车站的月台上,此时一列坐满了名为“想法”的猴子的列车进站。它会稍作停留,但是过一会儿就开走了。像这样的列车接二连三地驶过,但你的位置不变,仍然站在月台上。

该方法的核心是:不要把思考中的自己和思考的事情混为一谈,对想法采取旁观者的状态。

当你发现来来回回都是同样型号的列车时,便能够给这些列车贴上不同的标签分类。当这些被贴上标签的想法反复出现后,可以用以下五种方式来解决。

1.扔掉“胡思乱想”

对自己说“我受够了!”,然后将这些想法抛出脑外。

2.找到例外

一直出现同样的想法,是不是因为自设障碍?这个一直纠结的想法是否有反例?

3.站在先贤的角度看待问题

自己尊敬的人或历史上的伟人会怎么处理?他们会不会把“杂念”和“心怀杂念的自己”等同视之?

4.不要判断好坏

正念的基础是接受原本的当下,你是否用了不属于“当下”的其他标准来评判事物?

5.探索原因

找出该想法为何会不断浮现的原因,从自己的“深层需求”出发,开始重新思考。

愤怒其实是大脑会为了保护自己而开启的一种紧急模式,而杏仁核就是这方面的罪魁祸首。一旦它受到来自外部的过度刺激,便会分泌抑制大脑思考活动的肾上腺素,让人失去理智,这种情况被称为“杏仁核挟持”。

当发现自己怒不可遏,或者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渴求之心时,可以用RAIN法的四个步骤来控制这股冲动的情绪。

RAIN法的实践步骤

1. Recognize (认知)

“啊,我生气了。”认识到自己正在生气,但不要把愤怒和愤怒的自己画上等号

2. Accept (接受)

接受自己愤怒的事实。毕竟,我们是普通人

对自己生气的事实不加以评判,容许其存在

3. Investigate (调查)

观察一下自己愤怒时身体有何变化

心率变化如何

身体的哪个部位感到了紧绷

4. Non-Identification (保持距离)

不要过分纠结自己的愤怒情绪,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越是重视目标的人,越要对愤怒保持警惕。愤怒的情绪常常来自过于勉强自己,这种竭尽全力完成某件事的情况被称为“目标导向”。而过度的目标导向会让我们的生活状态过于紧绷,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滋生愤怒的情绪。

培养积极正面的慈悲心,也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一种方式。著名学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设了教人拥有“慈悲心”的课程。目前得知,这种简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人类的爱、怜悯、温柔、同理心、宽容等情绪。根据脑科学方面的研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后扣带皮层的活动量,达到抑制DMN过度活跃的效果。

培养慈悲心

1. 保持正念的意识状态

将平常的正念冥想持续做10分钟(参看正念呼吸法第一步)

注意力从消极情绪重新集中到“当下”

2. 想起那个“让你不爽”的人

内心浮现那个给你造成压力的人

关注想起他(她)时,身体的感觉与内心的变化

3. 在心中对他(她)默念以下句子

“希望你能避开各种危险,平平安安。”

“希望你幸福、安心自在。”

“希望你身体健康”。

大脑的状态会通过自律神经和激素反映到身体上。如果大脑积累了太多疲劳后,身体的一部分也会开始疲劳,甚至是疼痛。在进行正念时,能够控制疼痛的前扣带皮层和岛叶的活动量会增加,而负责管理身体感觉的感觉区活动量则会降低。一般认为,这是冥想对缓解疼痛有效的短期机制。

但其实,对于有经验的冥想者来说,其前额叶的活动量会降低,岛叶和感觉区的活动量反而会增加。对长期实行正念者的大脑不是由前额叶来有意识地控制疼痛,而是能够接纳疼痛本身,并加以处理。如前文提到的,有经验的冥想者在应对焦虑情绪时,不是从前额叶由上而下地抑制杏仁核,而是让两者产生平衡。同理,在应对疼痛时,他们也会实现这种状态。

扫描全身法

1. 平躺并关注自己的呼吸

如果没有躺平的环境,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进行

有意识地关注呼吸时腹部的上下起伏变化

2. 将注意力集中在左脚尖

脚接触鞋子或者袜子的触感如何

脚趾与脚趾之间的触感如何

3. 扫描全身法

从左脚尖开始“扫描”全身

吸气时,设想空气从鼻腔进入,流经全身后进入左脚尖

吐气时,设想聚集在左脚尖的空气,流经全身,从鼻腔呼出

4. 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这么做

从左脚尖到左大腿的扫描结束后,可以从右脚、右手、左手和腹部等其他部位开始扫描全身

观察有痛感的身体部位,并“扫描”这一部位

这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比如可以安排在长假(春节或者国庆)时实施。

前一天的准备:

准备一个切换模式的仪式:用新发型、固定的音乐或者香薰,为大脑建立一个条件反射机制,让自己进入休息模式

整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下平时遇到的压力,然后放在平常不怎么使用的抽屉里

将自己的房间整理成非日常生活的样子:如果条件有限,可以想象自己住在林边或者小溪边

第一天——让身体休息的偷懒日

早上:睡到自然醒,起床后进行10分钟左右的正念呼吸

白天:只做最基本的家务,与此同时进行动态冥想

晚上:泡个最舒服的热水澡,泡澡的时候可以数数。记住别熬夜,睡眠要充足

第二天——逛逛附近没有去过的地方

早上:早点起床,沐浴在阳光下,呼吸户外的空气并进行动态冥想

白天:去一些不太远、你没去过的地方。即使是去过的地方,试试走平常没有走过的路。在走路或者骑车的同时,别忘了进行动态冥想

第三天——确认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早上:只要做10分钟的正念呼吸即可

白天:创造机会来确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联系。最理想的方式是和朋友、家人一起愉快地用餐。另外,要有意识地表达对他人的感谢与爱意,比如写信、送花、做志愿者等。也可以试着与老家的人或者从前的熟人联络一下。今天可是“半偷懒日”,注意自己是不是在不经意间用力过度了

第四天——释放欲望的“狂野日”

早上:做完10分钟的正念呼吸之后,请认真感受自己的生理欲望和物质欲望。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欲望,以及满足这种欲望后会对个人和社会有何影响

白天:满足自己的欲望。事先预定好时间和金额后,尽情地购物或者吃美食吧

晚上:这个时间,脑海中便会开始出现休息前的生活和工作了。此时可以通过冥想来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在睡前练习一下感恩的“慈悲心”

第五天——为了下一次休息变得更好

白天:这一天,一边想想前四天“每天要做的事”,一边悠闲地度过一整天。此时也许你会开始想起明天一如往常的生活,但是你已经连续五天实行了各种冥想,你应该对日常生活的看法有所改变了

晚上:做一些从非日常生活过渡到日常生活的仪式。准备一个笔记本,规划一下“下一次五天休息计划”

目前经过一周的正念呼吸练习,虽然没有还没有达到书中理想的状态,但是已经有点点感觉,遇到压力或者困惑,主动通过呼吸将自己拉回来,注意呼吸是意识的锚,这个很重要。更加关注当下,让自己更加冷静看待身边的一切事务。虽然冥想的过程中会有好多杂念,没关系,原谅自己,相信通过刻意练习,会达到理想状态。因为任何方法技能获得或者习惯养成,没有捷径,比如球技、演讲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并通过刻意练习就能达成。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全能的休息场所。只要内心无法安定、焦躁不堪,就永远无法拥有真正的休息。高效休息法所提倡的,不是一般的“应急充电”,而是让你学会关注眼下、感受当下,从而让大脑从根本上获得真正的休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