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胡兰成:不曾如愿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如题所述

张爱玲出身于大上海旧时代的封建家庭,父亲封建腐朽,母亲却是个行为大胆的新时代名媛。幼时母亲黄逸梵出国,远走欧洲,留下了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在这个让人窒息的家中度过了灰暗的童年。

长大后她提出留学,然而她的留学英伦梦却遭到父亲的反对,将她囚禁在家中。父亲的封建思想、麻木不仁给张爱玲的童年和青春留下了不可填补的伤痛。这严重影响了张爱玲的性格和人生。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张爱玲,对旧时代充满了厌恶,养成了张爱玲悲剧一个、特立独行的行为和思想。

她逃出那个牢笼般的家庭,投靠母亲,母亲教她钢琴,教她礼仪,教她优雅的走姿,何奈张爱玲不喜欢这些,总是学不好,常常惹得母亲大怒。

1938年张爱玲考取伦敦大学,眼见离她的英伦梦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战乱而破灭,说不沮丧是假的,却也无可奈何。几经辗转到了香港大学就读,她在香港大学努力学习,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出国留学。学校也没有辜负她的优异表现,本有一个机会让张爱玲出国,何奈让又是因为战事,张爱玲还没毕业便退学回了上海。张爱玲的心中必是充满了遗憾与不甘。

回到上海,张爱玲报考了圣约翰大学,却因为国文不及格没有被录取。张爱玲开始为《泰晤士报》《20世纪》等英文杂志社写稿,初露锋芒。

1943年张爱玲发表了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这部小说让张爱玲一炮而红,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发表了《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

张爱玲在上海文坛大放异彩,读张爱玲的小说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很多人慕名而来拜访张爱玲,但张爱玲性格孤僻,不爱交际,很少接见前来拜访的人,这让她的粉丝大失所望。胡兰成便是其中之一。

胡兰成读张爱玲的小说,震惊于张爱玲干练细腻的笔调,1944年,结束了赋闲生活的胡兰成从南京回到上海,下车便去找朋友苏青要张爱玲的地址。苏青告诉胡兰成,张爱玲一般不见客的,他很可能白去了。

胡兰成依旧欣然而往,果然,张爱玲并没用见他,他只好留下地址和电话,败兴而归。

张爱玲早听闻这位才子,第二日便打电话告知胡兰成去他家拜访,胡兰成自是欣喜不已。那天,23岁的张爱玲走进胡兰成的家,见到了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胡兰成。虽然胡兰成比张爱玲大了将近15岁,但这并不妨碍张爱玲对他的赞赏。

也许是幼时缺少父爱,张爱玲比较喜欢年龄大一点的男人。胡兰成正是这样一个人,才华出众,儒雅风范的的中年人。

张爱玲在胡兰成家的客厅坐了几个小时,一直听着胡兰成潇洒谈论、口若悬河,一向文采活跃,才思敏捷的张爱玲却安安静静的坐着、听着。

第二天,胡兰成回访了张爱玲,当晚便给张爱玲写了一封信,张爱玲只是回到: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胡兰成与张爱玲开始了书信来往,张爱玲落入了胡兰成为她编织的情网。胡兰成欣赏张爱玲的才华,喜欢张爱玲别具一格的怪癖德性,她没有那么多的理论道德,也没有那么看重传统,一切随心,任性而为。

张爱玲在怎么出名也只是个不懂情爱的女孩子,爱情和婚姻在她心中都是很神圣的东西。但胡兰成不是,胡兰成是情场老手,对于张爱玲这样单纯孤僻,内心深处还藏着自卑自怜的小姑娘,胡兰成可谓是手到擒来,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可让张爱玲对他死心塌地,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张爱玲和胡兰成恋爱了,女孩子陷入爱情,大概都是一个模样吧,彷徨、不安、甜蜜、思恋,张爱玲无时无刻不想着胡兰成。

胡兰成第一次看到张爱玲的相片时,她特意取出,给他在背后题了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她的爱的告白,她接纳了胡兰成的爱,这花是张爱玲全盘托付的心。

1944年8月,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了,虽没有正式的仪式,只有一纸婚书,但张爱玲还是很高兴。张爱玲在婚书上写道婚书上写着“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胡兰成想了想提笔写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或许,在这一刻,胡兰成也是心如止水,充满了温馨与幸福,衷心的希望这个‘临水照花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胡兰成与张爱玲同住同修,同起同卧,但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互不打扰。张爱玲这样一个孤傲的女子,放下身段为爱低尘已经难得,若是再为了爱情让自己变得不是自己,那便不是张爱玲了吧!

同年11月,胡兰成前往武汉发展,在武汉,离开了张爱玲,没有了束缚,胡兰成彻底的放飞自我,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回来了。

胡兰成很快便迷上一个年轻的护士小周,与之交往,夜深人静时想起远在上海的张爱玲也愧疚过,他知道自己对不起张爱玲,负了张爱玲的一片痴情,但那又怎样,一直都这样过来了也没什么啊。

第二年回到上海,胡兰成将小周的事告诉了张爱玲,张爱玲心如刀割,却面色平静。或许,她已经知晓这个男人不值得托付终身,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相识相爱到结婚,不到一年他便出轨背叛。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胡兰成这一类背叛民族的人遭到中国人的唾弃。胡兰成逃亡杭州,都自顾不暇了,胡兰成还不忘寻花问柳。与一大户人家的姨太太以夫妻的名义逃到温州同居,躲过大众的眼光。身在上海的张爱玲日夜为胡兰成担惊受怕,打听到胡兰成在温州,只身一人从上海去往温州。

等待张爱玲的不只是深爱的丈夫,还有与丈夫同居的情人,张爱玲备受打击,她为胡兰成担惊受怕,胡兰成却处在温柔乡,是个女人大概都受不了吧。

张爱玲在温州和胡兰成一起待了20天,临行前,张爱玲对胡兰成说了寥寥几句伤心话:“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怀着一颗失落孤独的心,张爱玲独自回到上海。

纵然张爱玲是上海名噪一时的作家,但她与胡兰成的婚姻还是让她在中国倍受非议,‘汉奸妻’这个名号更是让她举步难行。张爱玲是个作家,名声受损,她的写作之路充满了荆棘,张爱玲默默的承受这一切,不曾抱怨,不曾怀恨,深居简出过着且平淡拮据的生活。

1947年6月10日,张爱玲寄给胡兰成最后一封信,信封里还有她《太太万岁》和《不了情》的三十万稿费。张爱玲写道:“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

张爱玲是爱胡兰成的,尽管他风流成性,尽管他背信弃义,但爱了就是爱了,就像她后来在小说《半生缘》中的写道“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爱了就是爱了,不管结果如何,初衷都是好的。

张爱玲拿得起也放得下,承受得起无尽的喧嚣,也接受得了无边的落寞。她是民国以才著称的女子,也是民国特立独行的照花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