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怎样协调与各科任教师的关系

如题所述

1.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要管理好学生,都必须步调一致、目标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好似管理着班集体中的孩子们的家长一样,在管理过程中要协调一致、统一要求。要做到这样,班主任就要了解各科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科任教师也要了解班级规定。若班级在某一阶段工作中制订了一些规定或新采取了一些措施,班主任就要主动地告知任课教师。有意识地统一要求、统一执行,就能形成一个有条不紊的班级管理体系,从而增强班级建设的实效性。同时也会使学生们觉得老师们的工作很有章法,对于他们在为人办事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和熏陶。特别是在每个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要主动联系科任老师,将自己的班级管理设想和措施告诉他们,同时也咨询他们对班级学生的要求,互相协调,统一要求,联手管理好学生。如上课的要求、收发作业的形式、学生座位的安排、评选“三好学生”、“校园小明星”等条件,都达成共识。如有一位班主任在班上开展“每月一评”活动,事先将要求跟所有科任老师通气,然后特地设计一份表格放在讲坛上,科任老师在上课时,也记录表现最棒和后进的学生。对于后进生,课后班主任要找他们做思想工作,教育他们尊重老师,认真上课。一个月结束,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2.甘当学生,主动联系科任老师,尊重科任老师。
  很多老师都是一些优秀的班主任,还有很多是很有主见、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以说每一个科任教师都能独挡一面。因此,要共同管理好班级,首先要尊重科任教师。在科任老师面前,班主任要先当学生,在班级制度的制定、班干部的人选、学习方式的组织上,尽量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在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寻求最佳的方案。通过交流,班主任不仅可以巧妙地让科任老师掌握班级情况,而且可以了解科任教师的一些想法、做法,为更好地合作奠定基础。而且,通过交流,科任老师可了解了班主任的处事态度、管理方法。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科任老师会给班主任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
  3.协助科任老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了解与信任。
  学生在班主任面前的表现与在科任老师面前的表现往往不大一样。因为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特殊性致使学生在班主任面前往往有所保留,但在大多数的科任老师面前学生不会有这种顾虑,所以科任老师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往往是学生们真实的一面,班主任要虚心诚恳,冷静听取科任老师的提醒、建议甚至批评。如有一位班主任,当听到数学和英语老师反映有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完成家庭作业后,立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沟通联系,了解其不做作文的原因,还制订制度引导、约束学生,让他们认真上课、做作业。一个星期后,数学和英语老师都告诉那位班主任情况大有好转。班主任不应把科任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简单而又片面地以为是他们自己的事,课堂发生的事由科任老师管,与己无关,或袖手旁观,或有意回避,而应积极配合科任老师解决问题。
  4.积极主动地互通情况,形成一个高效的教育集体。
  与科任老师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一是特意找科任老师,如到科任老师的办公室,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绩或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或针对某一学生的该课学习情况进行专门探讨;二是有意地找科任老师闲聊,如在上班、下班路上主动与科任老师打招呼,可聊学生也可聊家常,以便拉近与科任老师的距离,并了解科任老师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求更好地配合;三是全体科任老师一月一聚,畅谈班级的管理思路及交流个别重点学生的不同教育教学方法,以便使科任老师之间互相了解,对学生的教育互通,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和家长有着更多的接触,对学生有着更广、更深的了解,因此为了使科任老师了解学生,要主动地向科任老师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注意听取他们对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向科任老师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等。这样既是尊重科任老师,又能激发科任老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更能消除科任老师可能存在的在班级管理上的顾虑,从而达到互相配合、同舟共济,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出力的目的。
  5.以诚相待,帮科任老师建立威信,形成合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所以班主任应该主动协助科任老师开展工作,使科任老师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另外,班主任切忌在学生中间抬高自己而贬低其他科任老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提出某个课任老师在教学中的不足时,更要在维护科任老师应有威信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科任老师,积极主动地宣传科任老师的长处和劳动成果,使学生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同时,也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帮助科任老师改正不足,以树立其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影响科任老师的工作情绪。如果把这项工作做好了,科任老师便会与班主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就更容易管理了。
  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不仅彼此之间能缩短距离、融洽关系,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班级管理教育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建立起优秀的班集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8
班科协调,老生常谈,说是容易,做起来难。班主任表面上是一个班的负责人,其实不然,管学生是可以的,管理老师就未必做得好啦。老师与老师之间,是同事关系,平行的而非上下级,所以只能谈协调,而协调的关键,在班主任自己。
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这是前提,班主任要树立为老师服务的意识,这很重要,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职责,都会对科任教师起到好的效果。
班主任要以其它学科的发展为重点,宁肯牺牲自己所教学科的时间、成绩,也要顾及别的学科,自己学科的成绩千万不要排在第一,会挫伤其他老师的积极性。
在生活工作中,多关心其他教师,多创造聚会的机会,增进集体的凝聚力
如果有年轻教师,在业务上要多帮助他们,是他们迅速走上正轨,树立信心。
出现学生问题时,班主任一定要权衡再三,做出正确的处理,这时要从班级管理的大局出发。
我的经验就这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