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基本防护措施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及时鸣放防空警报

信号由城市防空指挥部决定,鸣放国家统一规定的防空警报信号。

(1)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

相关行动:实施防护或紧急疏散。

(2)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

相关行动:就近就地隐蔽。

(3)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

相关行动:迅速消除空袭后果,防备敌人再次空袭。

2.疏散防护

通常是指战争爆发前后,把城市或重要目标内的人员、物资等有计划地转移到安全地区,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的目的。主要对象,首先是人力资源。其次是交通、通信、能源等经济设施。疏散防护的时机可为早期、临战和紧急疏散三种。

(1)早期疏散,是指国家预测并侦察到战争将要爆发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之前,按照国家或战区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城市居民、物资、工厂、设施等按计划分批进行的疏散。

(2)临战疏散,是指国家在宣布战争状态后至战争爆发之前,按计划组织以城市居民为主的疏散。

(3)紧急疏散,通常指首次空袭前24小时内,或在空袭的间隙中实施的撤退隐蔽行动。在组织紧急疏散时,应根据城市的地形条件、人口数量和密度、工事布局等情况,按照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进行全面安排,有重点地分配使用人防工事,组织各种保障;科学确定疏散工作的程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好专业力量,迅速将计划疏散的人员疏散到预定地区和工事内。

3.隐蔽防护

隐蔽防护,是指在遭到敌人空袭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城市的人员、物资、工厂、设施等转入地下隐蔽,对地面的重要目标实施伪装的防护行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敌空袭的效率。隐蔽防护的方式通常有:

(1)转入地下隐蔽,是指利用人防工程和各种防护工事将人员、物资、工厂、商店等转入地下进行隐蔽防护。如伊拉克的巴格达市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地下防空城,距地面平均25米,方圆50平方公里,地下层的顶层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建成,厚度达5至15米,里面设有兵工厂、实验室、购物中心和餐厅,具备完善的生活、工作、娱乐设施,在多国部队的空袭时,发挥了重要的防护作用。南联盟在遭到北约大规模、长时间、高强度的空袭后,其防空系统和战争潜力并未遭到致命的打击,使北约始终未能达成空袭的目的,这归功于南联盟在战前修建了大量质量较高、隐蔽性较好的地下防护工事。目前,许多国家正逐步把一些水、电、煤气等“生命线”设施转入地下,以提高抗毁生存能力。如日本已将发电厂、变电所及供电系统建于地下;瑞典建有几十座大型的地下油料库,储油量可供战时使用5年。

(2)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是指利用起伏复杂的地形和坚固的地物进行隐蔽,通常是在战时情况紧急、地下隐蔽工事较少或者距离隐蔽工事较远时采用。山地、丘陵、茂密的树林、天然的溶洞、矿井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地形和地物;简易的防护工事、坚固的建筑物经过一定的改造后,也可以隐蔽人员、物资和设备。如南联盟在对付北约的空袭中就充分利用了山地和不规则的自然地带等复杂地形,有效地保存了战争潜力,使北约的空中打击效率只有15%至20%。

(3)伪装防护,是指通过伪装降低敌侦察、空袭效果的手段。有效的伪装是高技术条件下防止敌人空中侦察和破坏,对抗敌人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隐真示假、以假乱真,可以使敌侦察器材获得错误的信息,降低敌发现和袭击的概率。

伪装,通常有电子伪装、人工遮障、迷彩伪装、设置假目标、利用地理环境或气候特征伪装等方法。例如,发射假信号,模拟我指挥机关,可以把空袭目标引向他处;空飘金属箔条、施放烟幕、水幕和气溶胶等可形成迷茫和遮蔽性屏障,干扰敌人的显示屏、激光、红外等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的攻击。

例如,美军在对波黑的空袭中,有3枚巡航导弹被塞族一方改造的地形和设置的假目标所迷惑,找不到攻击目标,在燃料耗尽后落地。

在抗击北约的空袭中,南联盟在重要目标附近设置了大量的假飞机、假坦克、假阵地,有效地欺骗了北约的空中侦察,有的飞机因找不到空袭目标不得不载弹而归。

4.组织对重要经济目标进行防护

根据需要组织对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城市生命线工程、大型桥梁、港口码头等重要经济目标采取施放烟幕、设置假目标、空中设置障碍物等防护措施。

5.组织消除空袭后果

消除空袭后果,是指对敌人空袭所造成的直接危害和产生的次生灾害等,进行消除和控制,以保障城市功能的恢复。消除空袭后果的主要手段有:

(1)消防灭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