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宣宗朱瞻基会放弃安南地区的疆土?

如题所述

导语: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朝廷的藩属国,一直以来依附于中原朝廷。虽然安南地区的政权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可是始终没有脱离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早在秦朝的时候,安南就已经被开辟成为中原王朝的领土,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安南地区人口繁衍逐渐增多,所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朝。

从这儿开始,安南就一直属于中原帝国的藩属国。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派遣大将张辅代领人进入安南,消灭了安南胡氏政权,恢复安南为交趾,该地区也就成为了明朝郡县中的一部分。朱棣将这里设立为交趾布政使司。可是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却主动放弃了安南的控制权,这是为什么呢?
 


01安南地少人多,远离中原王朝,管理十分困难。明朝统治安南的时候,这个地方已经拥有三百多万老百姓,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地方。追至叱蒲捺栅,又遁。昏夜行二十余里,闻更鼓声,辅率政等衔枚疾趋,黎明抵叱蒲干栅,江北贼犹寨南岸。官军渡江围之,矢中景异胁,擒之。

镕及弟鈗亡走,追擒之,尽获其众。别将朱广追伪大将军阮帅于暹蛮,大搜暹人关诸山,获帅及季扩等家属。帅逃南灵州,依土官阮茶汇。指挥薛聚追获帅,斩茶汇。初,邓镕之就执也,季扩逃乂安竹排山。辅遣都指挥师祐袭之,走老挝。---《明史》

作为一个外来征服者,明朝派遣过去的官员,并不能很好统治这个地区。安南人认为,他们虽然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政权,现在贸然被划入了明朝的疆土,他们自然很不服气。
 


所以当朱棣派遣李彬佩征夷将军印,前往镇守交趾的时候,遇到了一堆反抗者。好在李彬是个能征善战的将领,他到了以后,先是平定了路那县的造反者阮贞,随后又相继平定了顺州和北昼等地。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安歇,起义军层出不穷,李彬忙于应付。尤其是黎利的出现,几乎成了李彬的死局。

最初黎利还是清化府的土巡检,可他表示非常不服气明朝的统治,常常拉着一帮兄弟们谋划造反的事情。由于黎利的崛起,导致安南各地都爆发了各种起义,这对明王朝来说,负担实在是太重了。毕竟安南距离京城有万里之遥,根本不是说管理就能管理到位的。而且李彬在镇压起义的时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在关键时刻病死了。

当时黎利战败逃亡到了老挝,李彬决定进入老挝抓捕黎利,结果还没发病,李彬就病死了。李彬死后,这一场追捕活动也就宣告结束了。从此以后,李彬的各位继任者,都无法完成平定叛乱的任务。一直到王通上位以后,直接割让清化府以南的地区给了黎利,从此黎利过上了兵强马壮的生活,而明军再也没办法收拾他了。
 


02黎利集团在安南做大,明朝劳师远征划不来。李彬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够跟黎利相抗衡。所以黎利放心大胆地从老挝回到了安南,开始了自己宏图大业之路。二年春,利犯交州。通与战,斩伪太监黎秘及太尉、司徒、司空等官,获首级万计。利破胆奔遁,诸将请乘势追之,通逗留三日。

贼知其怯,复立寨浚濠,四出剽掠。三月复发三万三千人,从柳升、沐晟征讨。贼分兵围丘温,都指挥孙聚力拒之。先是,贼以昌江为大军往来要道,发众八万余人来攻,都指挥李任等力拒,杀贼甚众。阅九月,诸将观望不救,贼惧升大军至,攻益力。夏四月,城陷,任死之。---《明史》

他召集自己的旧部,不断攻陷明朝交趾各县城。王通不得不选择与黎利进行和谈,当然这是一次彼此不信任的和谈。
 


因为王通一方面在和谈,一方面在拖延时间等待明军调兵前来支援。而黎利这边获悉以后,开始猛攻各县城。结果等到明军10万援军来了以后,黎利并不慌张。他认为虽然明军人数众多,可是他们对安南地区的地形并不了解,只要他们孤军深入,就有机会埋伏偷袭他们。所以黎利的作战方针就是诱敌深入,他下令让士兵们佯装败退,且战且败,不断拉长军队的纵深。结果明朝这边的主将柳升果然大意了,认为一定可以获胜,所以他亲自带着1000多起兵追击黎利残兵。

万万没想到,柳升的人马陷入了黎利的包围圈,柳升当场被杀,黎利获得了这场战斗的最终胜利。因此明朝不得不承认黎利政权的合法性,开始了一系列商谈活动。军事上不敌的确是明宣宗朱瞻基放弃安南的重要原因,打不赢这场战争,主要是因为劳师远征供给不足的原因。与其长期在这里耗着,还真不如放弃安南,承认对方的合法性。让安南继续以大明朝附属国的身份存在下去。
 


03明宣宗放弃安南是否妥当?对于安南的问题,其实朱棣时期就有很多讨论。不过当时镇守安南的李彬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所以他勉强还能平定安南的部分叛乱。可是等到李彬去世以后,安南地区的防务几乎是一片混乱,倒不是说后继者一定没有能力,至少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个地方的特殊情况。帝心知其诈,欲藉此息兵,遂纳其言。

初,帝嗣位,与杨士奇、杨荣语交阯事,即欲弃之。至是,以表示廷臣,谕以罢兵息民意。士奇、荣力赞之,惟蹇义、夏原吉不可。然帝意已决,廷臣不敢争。因敕利以兴灭继绝之意,并谕通及三司官,尽撤军民北还。诏未至,通已弃交阯,由陆路还广西,中官山寿、马骐及三司守令,由水路还钦州。凡得还者止八万六千人,为贼所杀及拘留者不可胜计。天下举疾通弃地殃民,而帝不怒也。---《明史》

所以就是这么一个适应的过程,使得黎利集团逐渐崛起。黎利集团都是由本地人组织起来的一支武装力量,他们对安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所以在作战方面,比明军更加有优势。那么明军节节败退的原因就找出来了。首先明军将领的能力不足。李彬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他平定了安南的叛乱,甚至击败了一直对抗明朝的黎利,将他赶出了安南,逃到了老挝。可惜他死后,继任者能力都不足。其次黎利大军熟悉战争场地。

这帮人都是本地人,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自然比明军更加有优势,只要诱敌深入,明军不是黎利军队的对手。再者明军千里奔袭,物资供应麻烦。当时朱瞻基远在京城,距离安南实在是太远了,所有物资供应压根就来不及,因此明军后补力量不足,很难取胜。所以在这种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杨士奇和杨荣这些大臣们,立刻劝告明宣宗朱瞻基,他们认为这个时候放弃安南是最明智的选择。因此明宣宗选择了这个无奈的结局,我认为还是靠谱的。
 


 总结:明宣宗的行为不算割地求和,只能说放弃了侵略。朱棣进攻安南就一定正确吗?其实这是未必的,在历史上安南地区一直有一个独立的王朝,他们虽然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可是本身的确是独立的。朱棣偏偏要将这里变成大明朝的一个郡县,这是不可取的。所以这里的人民一直在反抗。明宣宗朱瞻基上台以后,意识到了反抗情绪越来越严重。所以他的镇压力度也不断缩减,最后将留在安南的八万多人马全部撤回大明,从此承认了黎利政权的存在。放弃安南不是耻辱的选择,而是一种明智的妥协。

参考资料:《明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明宣宗朱瞻基会放弃安南地区的疆土,有两种解释。首先是安南的确太远了,而且安南反叛就需要平叛,可是平叛会消耗财力物力,平叛的费用远远超过从安南收上来的赋税,所以这是一个放弃原因。其次明朝当时北方的威胁是最大的,明宣宗需要集中力量来处理北方游牧势力,所以战略性的放弃了安南。
第2个回答  2020-11-08
明宣宗朱瞻基会放弃安南地区的疆土,是因为那个地方很难管理,同时这个地方人又比较多,而且有管理能力的那个人去世了,所以这个地方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很难有人可以继续进行妥善的管理。
第3个回答  2020-11-08
明宣宗朱瞻基会放弃安南地区的疆土原因,因为长期远离中原王朝,他们已经形成一个新的国家,管理起来特别困难。
第4个回答  2020-11-08
我个人觉得他是综合考虑了当时的情况,当时的经济实力其实已经经不起战争的摧残了,如果继续打仗也没用十足的胜算。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