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十二五” 小学体育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培训工作

如题所述

  如何使教师尽快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用新的思维和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十二五”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
  小学体育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如何使教师尽快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用新的思维和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十二五”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分院以转变教师观念、增强课改意识、拓宽视野为着力点,切合实际地开展师资培训。分院根据教师发展情况,将其分为四个阶段:0~3年教龄的新教师培训,3~10年为青年教师培训,10年以上为成熟型教师的岗位培训,优秀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是什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靠什么?这里面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一名高素质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课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且要有适宜的负荷强度。”身体练习不等于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是先天就具有的本能,是随意的行为。而身体练习则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这种手段和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技能,它是体育课上身体练习的主要手段,也是体育课程教学其他功能的载体。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要求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导向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提出了九条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1.教学指导思想正确,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3.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4.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6.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用。
  7.能够以运动技术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8.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9.农村学校的体育课能够针对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得到一定的培养。
  其中明确提出了“运动技能”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该《要求》指出,“近一个时期来,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并提出“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既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
  四、关注常态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对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导向要有利于常态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关注评优课、观摩课等课堂有效性的同时,更应长期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开展评优活动的目的,不是仅为评出各种奖项。其核心目的在于激励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法手段以及体育器材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探讨与创新。激励教师将好的方法与成功经验不断总结积累并应用于实践,还原于日常教学。将评优的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这样的研究才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为了让教师们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有更深的理解并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学习与座谈,通过互动式的学习交流让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想法、困惑、见解和教学经验说出来大家再进行讨论,不拘形式、自由组合、畅所欲言、相互补充,最后达到共识。
  下面就是青年教师培训实例的几个过程片断。
  1.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分组讨论、互助学习等组织形式。既是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使学员亲身体会并在讨论中谈谈自身的感受。   2.本节课在整个新教师培训过程中是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内容。对学员前期教学文件制定、教材分析、目标制定有检测效果,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辅导纠正。
  3.课前让学员谈谈实际教学中还有哪些课堂设计方面还不清楚的内容,各组还选出代表发言。
  要求:前面小组提过的问题,后面小组不再重复。
  以下就是发言提纲。
  (第一组)
  A.个别学生、学困生不好教(你说你的他干他的)。
  B.谎称伤的,装病怎么办?
  C.队列稍息动作不同年级不同教法标准如何规定?
  D.游戏比赛中,个别学生失去兴趣不爱参加怎么办?
  E.教师要求不在点,不能即使找到动作错误问题所在。
  F.后抛实心球中,如何不借助教具纠正学生头后出手角度。
  G.语言组织不规范,不熟练。
  (第二组)
  A.行进间齐(跑)步走时向左看齐还是向右看齐?还是向内侧第一名学生看齐?
  B.教案里生理负荷的图形是课前写还是课后写?怎样测量算出?
  C.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一年级),怎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组)
  A.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不清楚、不明确。
  B.课上组织学生的方法、手段太少。
  C.教案书写过程中,对于组织图形,图解不明确。
  D.教案中,教学计划表制订不清晰。
  E.教师如何做到语言精简、精讲。
  (第四组)
  A.教师应对学生态度严厉还是温和?
  B.教师上课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只能面向部分学生,怎么提升?
  C.怎样备家长?家校联系。
  D.怎样纠正上操时大批量学生的错误动作?
  E.对学情分析不准,问题预设不全面。
  (第五组)
  A.特殊儿童在正常班里怎么办?
  B.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心里比较浮躁怎么教学?
  总之,在互动式学习讨论中教师们讨论的课题非常多,学习场面热烈,大家积极发言,有争论、有共识,在争论中得到提高,在共识中寻求发展。但是,新课改的实施仅靠理论说教是不行的,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论证和检验。有的教师是一包到底生怕学生学不会,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新意;有的教师是撒手不管毫无责任心;有的教师不知怎样启发学生思维,调动积极性。再加上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还没有真正的体验,许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为课改的启动和实施带来了困难。为此,我们组织课改指导组的老师和部分教学骨干一起设计各种类型的示范课,由部分骨干教师执教,并组织教师们对这些课进行分析、交流,集中说课(介绍自己怎样设计和构思此课)、评课(指出课中的优缺点,指出这些课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是否有可操作性,并针对学校、学生情况合理地取舍)、专家点评(对这些课有无需要进一步完善、怎样改动进行了指导性的评价,并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指出今后体育教学的方向和培养目标)。这样,教师们不仅对新课改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知道该怎样去教、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愉快的体育,如何培养起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积极性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如何把课改新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革。这对于进一步激发教师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创新、观念的转变、教师敬业精神和教学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