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

如题所述

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应如何正确处理呢?

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找出实质性原因

从上述案例来看,学生的逆反心理来自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过度罚抄。应该说,这样的逆反心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应予以肯定,而解决这样的逆反心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消除教师不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了。

然而,许多教师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更多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无不当,可学生也有不少的逆反心理表现。这时,我们的教师往往更为无所适从:是强行压制,还是慢慢引导?怎样引导?这就需要教师们具有更加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经验。

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应该接受的外部指示和道理,出现与平常条件下相反的态度。这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青少年学生随着身体快速成长,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性格,对外部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因而不愿意再被动地完全地接受权威的教导。从这方面来说,他们的逆反心理是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的表现,有其积极的意义。所以,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不能采取简单的压制手段,而应加以正确引导。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逆反尽量毕竟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青少年基于这种心理而产生的对权威的抵抗,经常是非理性的,往往也是不正确的。如果他们的逆反心理过多过强,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对他们性格的形成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所以,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引导必须正确而及时,解决在萌芽阶段。

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找到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性原因之后,就要采取针对性的看法,帮助学生消除逆反心理。

1、倾注爱心,融洽关系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任何教育都是伴随着感情进行的。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足够的感情投入,严肃有余,温和不足,学生往往会对其敬而远之,严重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如果教师能够做到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除了关心他们的日常学习情况,还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就会不仅“亲其师”,而且“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会很乐意与你亲近,乐意听从教导,教育效果自然就会倍增。这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锺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多与学生沟通,而不定期地找学生单独谈心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谈话内容不一定限于学习和学校生活,可以大到个人理想、人生目标,小到家庭情况、对同学的看法等等。通过谈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同时,在谈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也得到加深,从而为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经常关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尤其对常犯错误的后进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学生对教师的隔阂,消除对抗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2、换位思考,消除误解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教师的错误理解。教师的谆谆教诲,在他们听来可能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陈词滥调”,教师的语重心长,他们体会到的可能只是“唠叨”、“啰嗦”。为了避免学生因为误解而产生逆反心理,首先需要教师能够换位思考,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在学生犯错误时,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知晓教师对其所犯错误的重视程度,而在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取得进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教师都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处理问题要坚持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做到“一碗水端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5
你好!
1、首先老师不与学生对立
2、不接招
3、不带情绪与学生沟通
4、体谅学生
5、尊重他们的尊严
6、绝不触碰孩子的底线
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