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疫苗是安全的,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良反应呢?

如题所述

不良反应不一定都是由疫苗引起

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简称为AEFI,指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这些反应并不一定和疫苗的使用存在因果关系。

比如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也属于AEFI,但都不是疫苗本身引起的。

偶合症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因此,报道的疫苗不良事件不一定都是疫苗引起的,有可能是偶合症,无需对疫苗产生盲目的恐慌。

比如日本的宫颈癌疫苗(简写为HPV)事件,有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发生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等,其和疫苗的因果关系并没有确定。

今年9月阿斯利康公司的新冠疫苗事件,其中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判断,目前也不能完全排除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的反应。

另外,即使是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它的发生率通常也是非常低。

所以,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理性分析数据或咨询专业人员,权衡利弊,客观评价这些不良事件。

与疫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都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是和疫苗相关的不良事件。

一般反应是指由疫苗本身的固有特性引起的一过性反应,可自愈或仅需对症处理。比如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发热反应,但绝大多数都为轻度发热,1~2天会自行缓解,无需处理。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这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如防腐剂、稳定剂、佐剂等因素有关。

异常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异常反应报告较多的疫苗为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报告最多的是过敏性皮疹,其次为卡介苗淋巴结炎和血管性水肿。

近几年,我国每年疫苗的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5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在接种疫苗之后,有不良反应是正常的。
第2个回答  2021-02-05
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所产生的现象,虽然疫苗本身是安全的,但是有的人会对疫苗当中的一些成分产生过激的反应。
第3个回答  2021-02-05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打了就没事,有的人打了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所以一定要谨慎考虑。
第4个回答  2021-02-05
其实发生这些不良反应都是正常现象,因为每个人的免疫功能强弱不同,在接受疫苗之后身体会有一些反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