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言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写作

如题所述

许多学生都认为,他们并不是讨厌作文课,而是作文时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作文题目一布置下去,几十双茫然、不知所措的眼睛盯着你,很多次不少学生不能按时交作文,就是那些勉强交上来的作文,也少有看得过去的。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是依靠《优秀作文选》、《作文同步训练》等现成的作文书,然后选取其中一篇作为样本,经过适当的改动、拼凑、组装之后形成自己的作文。这样交上来的作文令人感觉干瘪无味、没有新意、没有真情实感,因为是东拼西凑而成的东西。曾经有学生对我说“一听到写作文脑子里一片空白,叫我写作文还不如叫我编作文来得快”。久而久之,写作文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他们也在有意无意地进行拒绝,造成学生们这种无话可说的局面,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初中学生害怕写作文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知识面及生活阅历决定的,并不在于他们的智力跟不上。这种“怕”的根源在于学生缺乏作文素材的积累、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善于发现生活的闪光点、缺乏作文的写作基本技巧。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写作文不再成为农村初中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不再为写作文而累?怎样让学生形成一种好的作文习惯并乐于写作呢?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认为应当将作文教学贯穿于平时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切实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就是学生对写作有没有兴趣。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其中有很多是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很容易引起孩子心理共鸣的。例如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各种顽皮的行为,学生们大多经历过。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童年故事,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文章,课文中比比皆是。
二、在阅读教学中积累创新材料
语文课本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归类整理,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 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熟读成诵,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体会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当然,还可以有选择地读一些恰当的课外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对一些优美生动的词语和凝练的语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体味,并教会他们怎样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等景物的细致描写,在引导分析品味课文之后,我指导学生马上对目前所处的初春季节进行描绘。由于季节相同,景物相似,学生梁月辉在自己的作文中有了这样的语句“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小小的花朵跳着轻盈的舞蹈,散发出一阵阵清香,使我陶醉,让我欣喜……”,在这里,学生将刚学过的优美生动的语句灵活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而且有了自己的创新,还使用了修辞手法,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我还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优美的语言。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认真领会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绘的,又是怎样根据景物特点来遣词造句、组织语言的。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练习写景的文章,学生吴欢洋的作文中出现了这样的语句“春天来了,大地焕然一新,山坡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有的我能叫上名字,有的连名字也叫不上。小草儿偷偷的从土里钻出了它们的小脑袋,喜看春天这幅美丽的图画。一场春雨过后,大自然中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这两段文字既模仿了课文又都有所创新,能将别人的好东西学到自己的头脑里,并巧妙地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让我感到很欣慰!
三、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谋篇布局
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时,我着重分析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简洁、周密的语言,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仔细领会,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采用这一结构,抓住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出来的文章既谨严有序,又条理分明。经过这一启发,学生肖佳乐在作文《我的校园》中采用这一结构形式,抓住校园整洁、美观等特点,从教室、操场、花圃、走廊、厕所等几个角度来对校园进行说明,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准确。
四、续写、改写或扩写课文故事
续写是一种想象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续写课文故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课文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学习完科幻小说《喂——出来》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文章结尾把故事续写下去。学生雷鸣的文章体现了大胆想象,既幽默又引人思考,想象力丰富,语言保持与原作一致,情节发展一线贯穿。这样多次练习后,学生既对续写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写出的文章符合续写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在《石壕吏》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课文改为课本剧并表演出来,八年级的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中轻松理解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掌握了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从课文中学会审美,提高学生作文立意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一篇文章中,作者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态度都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思想与情感指向。初中生的审美情趣常比较浮泛,指向不确定,教师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和体悟文本中的美。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化平凡朴实为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一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背影》中所写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特别是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形象时用了这样的语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些语言很平常,但就是这么几句平白如话的语言,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买橘子的艰难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如生,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仿佛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不论是叙述事情,还是描写人物,都没用华丽的文字,而是用朴素平凡的语言娓娓而谈。因此,文章很打动读者,使读者读着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在眼前,让自己动心、动情。通过在阅读课中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学生王永红在习作中写出了如下成功的文句:“……终于,她在众多班级、众多同学中发现了我。她没有过多的欣喜,似乎‘习惯成自然’了。她把雨衣递给临窗的同学,并没有嘱咐他把雨衣传给我。当她抬头的那一瞬,我们的目光“巧遇”,她平和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没有任何言辞,只是示意我放学后早点回家。(《母亲二三事》)平凡的琐事,别样的感觉,文章选取母亲雨中送伞的平凡小事,从字里行间,让读者感悟到浓浓的母爱深情,感情真挚细腻,于平凡朴实中见真情。
这是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意蕴丰富的素材,这类素材具有穿透力和心灵辐射的效果,运用起来就能克服写作中空洞的议论抒情,获得自然贴切的效果,而这些对于学生却是一种别样的感受。这能激发学生的感情,扩展学生的思维。就像开渠引水一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汩汩而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愉悦……都可跃然纸上。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和体验后,就能从平凡琐事中搜索挖掘,做到“情动而辞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虽平淡但真实;虽琐碎但具真情,势必有血有肉,不会假意伪情。 于是真情就在平凡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作文就会在真情中升华。
六、重视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
我在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了《愚公移山》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写作拓展延伸。假设了一位缺钱的石匠在山上发现一块稀有的鸟化石。让学生自由的展开联想,想象。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要合理地保护鸟化石,也有学生模仿星新一的思路狠狠地批判了人类的贪婪。
其实,每一册书中都有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可以进行延伸。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之上。在课堂上,若遇到合适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适当的进行社会调查。我在教学汪曾淇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适逢“端午”放假。我便要求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到集市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搜集当地有哪些主要的端午民俗。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真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要语文老师能在阅读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做到以上几点,一定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使他们懂得作文,会写作文,乐写作文,并且还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来。虽然这个过程如“绳锯木断、滴水穿石”般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但只要我们认真指导,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让师生共同走进快乐的作文课堂,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写出优美生动的好文章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学会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也就是古语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此语含义为与其给人现成的鱼,不如教会捕鱼的方法,教学中的阅读方法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读又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指导。
相似回答